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林淵源
林淵源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曾任職於十方與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998年於台北市成立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曾入圍2018年TRAA第六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等獎項,著有「房子在想什麼?」、「建築師,很有事」及「搞怪建築師進化中」。
人氣 39543

話說公園

相關關鍵字

#公園 #買房 #住的故事
文/林淵源
每個人心裡面應該都曾經收藏了一座公園,而且色調各有不同。
有的人第一次初吻在公園,從此心底藏了一片粉紅色的草地與粉紅色木頭板凳,在一座粉紅色的偉人銅像旁,你與她暫時一起脫下了…..粉紅色的口罩。有的人跟她的「Mr.前任」分手談判也在公園,從此她眼裡的所有公園都是灰色。
話說公園(圖/林淵源繪)
話說公園(圖/林淵源繪) 
有的人說他上班的路上都會經過一個有可愛小松鼠的公園,那是他每天的第一個小確幸。有的人則說:「我家附近走路不到三分鐘有個大公園,但我一年去不到三次。」這是多麼不確定感的一座公園啊!
公園跟我們居住的地方似乎有著一種若即若離、若黏若滑的關係。
你知道嗎?其實還有另一種關於公園與你的連結,像空氣一般散佈在日常生活裡。也就是那些像細胞一樣繁殖在電台、報章雜誌、社群平台…各種訊息載體的---房地產廣告。
這廂有人從「公園十分鐘」開始叫板,那廂接著就喊出了「公園拐個彎」;沒多久有個聲音從後方帶著空谷回音傳過來……「公園第一排..排..排..排..排……」,背景還襯了氣勢磅礡的百人編制交響樂音,連舒伯特都被嚇得無聲以對了!但是,當你以為這場battle到此勝負已定時,突然從天上的雲端傳來一陣神諭般的聲音,那聲音從容淡定,對著凡間輕輕嘆息著:「我~家~在~公~園~~~~~」,所有繞樑三日的迴響都只是多餘。就像一位閉著眼睛兩手同時各轉著一個魔術方塊的不二神人,輕鬆完爆每個參賽者。(當然這裡要排除那些喝了太晚而被老婆關在門外不准回家的無辜醉漢們了,因為他們那一晚的家也在公園…)
而且廣告詞句喊得越狂者,往往也代表你如果想住這兒,就得多掏出一大疊鈔票來,也就是一種「越靠近公園的就越值錢」的概念。這種說法如果聽在山居與田園生活的人們耳裡應該會覺得不可思議,可是一旦落在城市裡,公園裡的花草綠意,那怕只是方寸之間都盡顯珍貴,真可謂寸土寸金了。
於是我就在想,如果公園是城市人們如此巨大的渴望,那我們還有沒有更「狂」的想像?有沒有甚麼樣的說法能讓生活與公園更加親密?
mmmmmm……,有的。我們逆過來講,就讓「公園在我家」吧!
從字眼上直觀來看,也許你會以為我想要用一棟巨大的房子來霸佔一座公園。其實剛好相反,很久以前我就在想,如果公園在城市裡的存在感不再是那麼稀有、那麼目的性、那麼主角、那麼「大」,而是像細胞一樣「小」,如巷弄一般可愛、像人們碰面時的早安午安的打招呼一般的「無所不在」的話,我們不需要花一段時間與一個特定目的才能「去」公園,而是只要一出門便身在公園裡。
或許你會覺得我的想法太過天真,可是生活在都市的你,是否曾細心觀察過家屋的四周。是不是有許多明明每天都會經過卻總是被視而不見的道路角落,或是房子與房子之間因為不同時間各自留下的剩餘空地,交疊成一處曖昧不明的畸零地塊,細細碎碎地散落在大街小巷,像是一串串沒能把語意表達清楚的喃喃自語,也像是餐桌上沒吃乾淨的雞腿與魚骨頭,把食物料理堆成了毫無口味的廚餘,讓人覺得好浪費。
如果我們重新把城市裡這些失去存在感的殘缺小空地好好整理,也許為雜亂的地磚鋪上一層小石頭,放上盆栽一二,或者擺一張木頭板凳,刷了春天氣息顏色的小几也行,在上面放兩株多肉植物,再留下一句祝福路人的詩;也許為巷口那一叢已經有人栽植已久但略顯雜亂的杜鵑換上簡潔的陶缽,也許再把旁邊老牆上的爬牆虎垂在柏油路水溝旁糾結成的情緒理個清爽……,然後你會忽然發現了好多的「也許」。
當我們把生活裡那些原本不怎麼起眼的「布邊」多花點心思去整理,不知不覺中,也許就縫成了一件美麗的衣裳呢!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