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書通俗化 司法院籲法官別亂加料

2023/11/12 09:05
中國時報記者林偉信/台北報導
 
司法院為了使司法文書更易為民眾理解,持續推動裁判書類簡化及通俗化政策,鼓勵法官製作易讀性、可親近性之裁判書,但有法官卻將裁判書當臉書亂「加料」引發爭議,司法院也呼籲法官裁判書應就本案的事實及法律見解論述,與本案無關的內容不要記載在其中,以符合社會對司法的期待與司法公信力。
 
裁判書白話文運動,是司法院近年的施政重點,希望以此讓民眾透過閱讀裁判書,瞭解法院個案審判經過及得心證的理由,以健全法治社會,進而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感,司法院也在2017年,由司法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各界代表,成立「裁判書類簡化暨通俗化委員會」。
 
司法院為了使司法文書更易為民眾理解,持續推動裁判書類簡化及通俗化政策,圖為紅富海案的判決書。圖/陳界良攝
 
由法院法官代表、律師、學者專家及社會各界代表共同討論後,2020年4月彙編成「裁判書類簡化及通俗化推動要覽」一書,供法官及各界參考,例如,先前判決書常見的「於法尚有未合」建議改成白話文「不符合法律規定」等。
 
不過,有些法官白話文、通俗化過頭,在裁判書中抒發自己感情,有人按讚、有人罵翻。立委鄭運鵬不滿民眾黨前發言人徐千晴臉書發文指他像「詐騙集團」,提告求償60萬,台北地方法院承審法官姚水文雖判決徐女免賠,卻在判決書發「勸世文」,勸導鄭運鵬「離苦得樂」。
 
判決書上網公開後引發爭議,《法官論壇》有人質疑並要求北院將法官移送懲戒,但也有人肯定,並認為沒有不妥適。有法官批評發表與個案判決結論之形成毫無必要,且刻意挖苦當事人的法官個人主觀評論,不應是審判獨立保障的範圍。
 
法官在判決書「加料」,易讓收到裁判書的民眾看不懂,不知案件是不是該上訴,或就此打住讓官司因此確定,此舉除引發爭議,更損及司法威信。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