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31

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 健保署長石崇良認了這4點

#居家 #健保
聯合報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前中央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日前以「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為名出書談健保改革,認為國內醫療投資不夠、制度失靈恐釀世代對立。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昨對此表示,全民健保開辦至今,確實有資源投入落後、高價用藥給付慢、高齡社會來臨造成世代不平等、醫療數位化待加強4大危機,但健保早就入不敷出,仍可持續營運,可見「健保不會倒」。
 
石崇良在花蓮「2023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發表專題演講。他先表示,「前健保局長(即張鴻仁)說政府不敢告訴你,我這就來告訴你。」接著說,台灣醫療資源投入,與同經濟水準國家相比確實偏低,占比僅7%;新藥、癌藥、罕藥愈來愈貴,藥費成長率每年約10%,健保總額卻只成長約4%,趕不上腳步,但近期健保給付一劑4900萬的罕病SMA基因治療,亞太國家只有日本、台灣給付,這是在嚴謹的科技評估下才有辦法。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在花蓮「2023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發表專題演講。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昨在花蓮「2023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發表專題演講。記者林琮恩/攝影

 

 
他也說,癌症藥費2017年為247億,到2022年增加為392億,占當年健保藥費總額2300億的1/6,其中大部分是用在治療晚期病人的標靶藥物,只能延長生命,不能把病治好,故未來醫療資源應再思考。
 
石崇良表示,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預估2025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會超過20%,2040年則將突破40%,此後「愈老愈快」,同時勞動人口卻逐漸下降,再不作出改變,需要被照顧的長者增加,能貢獻健保的青壯年卻變少。醫療費用上升,年輕人負擔將愈來愈重,卻是較少使用健保資源的一群,「世代間公平性受到挑戰。」
 
「敏捷韌性是未來醫療關鍵,敏捷可以迅速回應挑戰,韌性則能度過危機。」石崇良指出,要建立敏捷韌性的醫療體質,需要仰賴智慧醫療,數位健康、數位醫療都是健保署未來重要方向。
 
石崇良也說,台灣民眾對健保的滿意度一直維持70%以上,幾次滿意度下降皆與健保費率調整有關,但2021年正值疫情期間,政府把健保費率從4.67%調升至5.17%,民意卻不減反升,達到歷史新高的92.3%,「可見民眾不是調保費就不滿意,是看健保能帶來什麼服務、哪些價值。」
 
他表示,健保開辦28年來,早已入不敷出,若是民間公司早就倒閉,至今還屹立不搖,代表「健保不會倒」,民眾可以放心。健保署則會思考如何讓健保「變好」,化挑戰為助力,目前已有4大改革方向:「大家醫計畫」把健保服務從醫療延伸至保健、在宅醫療計畫、精準醫療給付改革、健保數位升級。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