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金生/金門報導
金門430年歷史的石蚵產業,形成「以海為田」特殊海岸景觀,千頃石蚵林卻面臨勞力不繼難題。縣府計畫朝納入申請世遺範圍,建構更完整歷史文化紀錄,並讓地方特色產業永續發展的大方向努力。
金門430年歷史的石蚵產業,縣府擬納入申請世遺的範圍。(李金生攝)
縣長李沃士強調,石蚵產業提供濱海聚落穩定的經濟力,若因勞動人口老化,未獲生力軍及時挹注,恐步金門農業快速式微後塵。由公部門透過「申遺」介入方式,搭配進行中的傳統聚落紅磚文化、戰地史蹟文化等申遺作業,可讓金門申遺內涵更加多元化,並讓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特殊產業獲得適時保育。
金門石蚵養殖相傳是明萬曆癸未年間(1583年),由進士李獻可自同安、惠安引進古寧頭一帶海域,如今大金門自南門海以迄湖下、古寧、后沙、瓊林、劉澳、浦邊、洋山、西園和小金門雙口、上岐,形成海岸特殊地景與聚落文化氛圍,其中又以古寧頭最具完整性。民國20年左右,全島養殖蚵石高達200餘萬塊,後來因軍方徵用構建碉堡防禦工事,加上勞動人口外流和流沙埋沒,蚵石損失甚多。
另縣水試所曾電訪40名養殖戶,平均年齡高達63歲,老化十分嚴重。縣府以先民將金門花崗石塊鑿成長條狀,豎立在海灘「以海為田」,430年來養活無數子民,符合申遺標準第1項:代表人類創造性天才的傑作;但這項人與環境互動關係密切、具世界級的特殊文化內涵,可能因環境變遷和人為疏忽管理,而從地表中消失。
李沃士要求縣水試所加快蚵田產權調查,並在承租經營「產業專區」的概念下,導入公部門資源和觀光模式,搭配產品精緻化和通路便捷化,進而提高產業的收益,成為引導年輕一代加入經營行列的誘因。
未來,縣府也將委託文史工作者進行石蚵產業文化面的調查,並與廈門大學合作強化基礎資料蒐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