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5

家長息怒!430國際不打小孩日「以手傳愛」

#不打小孩日 #兒童 #體罰 #政策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邀請每位成人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高雄市社會局家防中心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推廣正向教養觀念,減少暴力管教事件再發生。
 
社會局家防中心統計,去(111)年處理兒少保護個案1,278開案案件中,照顧者本身多缺乏親職教育知能者,比例達31%;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占12%;負向情緒行為特質,占12%。這顯示當孩子有狀況時,家長仍習慣以體罰方式管教孩子,須持續推廣正向教養觀念,讓家長與孩子有正向互動。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高市社會局籲正向教育化解親子管教衝突。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高市社會局籲正向教育化解親子管教衝突。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嘉明爸爸獨自扶養4名正處青春期的孩子,他努力工作滿足孩子基本生活所需,但權威式的管教觀念及經常體罰,造成他與老二、老三間衝突不斷,父子多次大打出手,老三更反覆逃家、出現情緒不穩及自傷。孩子們複雜的交友關係與種種脫序行為,更讓嘉明爸爸疲於奔命收拾殘局。
 
家防中心社工介入後,請嘉明爸爸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初期他不斷向社工抱怨,「都是孩子的錯,為何是他要接受輔導」、「是孩子難以管教,法律讓自己更無法管教孩子」。社工陪伴說明,面對衝突緊張的關係,若用強硬方法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糟.只有願意改變,親子關係才可能調整。在心理師引導下,嘉明爸爸開始袒露自身狀況,並主動提出讓孩子加入會談;心理師透過「人偶」及「情緒對話卡」協助父子彼此溝通,表達期待,也透過演練方式,學習正向鼓勵與肯定,並以較平和的方式,表達希望孩子配合的地方,在持續練習新的溝通方式下,嘉明孩子逃家逃學的反抗行為終於較有改善。
 
家防中心蒐集親職教育輔導的實務經驗,透過簡單易懂的圖卡,讓家長瞭解為何會選擇體罰管教孩子?體罰後孩子會變成怎樣?不打孩子,可以怎麼做?所有圖卡資訊放於高雄市社會局家防中心的官網(https://safesex.kcg.gov.tw/)及「高雄家暴中心」粉絲專頁。
 
社會局局長謝琍琍呼籲,當發生親子管教衝突時,建議透過下列方式,不再使用體罰管教孩子。若有親職教育困擾需求,可撥打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412-8185、高雄市親職教育諮詢專線07-3878970。
 
1.積極暫停:緩和情緒,冷靜處理孩子的行為及情緒。
 
2.傾聽同理:釐清瞭解孩子背後動機及想法。
 
3.有效溝通:放下身段,一起討論處理方法及面對做錯事的結果。
 
4.不斷練習:要有耐心,陪伴孩子練習,學習正確處理方式。
 
5.主動求助:管教困難時尋求專業協助與支持。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