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營建業「購地王」排名出爐,華固(2548)暫居榜首;然而不少營建股購地進度落後,即使捧著大把鈔票、也搶不到地;進入「後奢侈稅」時代,隨著投機性買盤退場,首購重返市場,建商「搶地」策略也紛紛改弦易轍,跟著首購需求和重大建設走。
「後奢侈稅時代」來臨,建商搶地策略改弦易轍,跟著首購需求和重大建設走。(圖/好房資料中心)
今年以來,只有華固(2548)、長虹(5534)、潤泰新(9945)3家公司買到台北市土地。其餘9成都朝新北市、新竹、基隆、高雄、台中等搶地,購地金額也不若往年。
華固今年累計已砸62.9億元,暫居營建業「購地王」冠軍,除景美財訓所萬坪土地為地上權之外,土城、高雄2筆土地都遠離台北市,且以首購、換屋等自住客為主,與往年堅持在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耕耘中大坪數產品的策略,大相逕庭。
京城(2524)今年花42.7億元買進鼓山土地,則暫居今年最大購地手筆第一名,累計前3季居次。去年賺2個股本的長虹,今年則苦於搶不到地,累計只買到42.4億元林口、內湖舊宗土地,排名第三;惟產品策略已大舉向首購族靠攏。
排名第四的是潤隆(1808),達39.6億元,今年轉趨積極,集中在竹北、基隆等地購地,頗具興富發風格。928檔期可望公開竹北「國賓大悅」70億元大案,向首購族招手。
至於每年穩坐「購地王」寶座的興富發(2542),幾乎都砸上100億元以上買地;不過今年前9月,只花到37.42億元,買到高雄左營、竹北、淡水竹圍4筆土地,台北市中心則「掛蛋」。
興富發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興富發看好房市以首購撐盤的後市,已調整購地策略,一定要符合3大原則:位於五大都會區、首購客源區、擁有重大交通建設和公共投資題材,再進場挑精撿肥,如基隆、竹北、淡水;此外,後奢侈稅時代,也鎖定「帶照」土地推案,以提高個案完工入帳週轉率、降低推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