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葉德正/新北報導
新北市議會正審查明年度預算,環保局廢棄物處理費增編6369萬,民代質疑新北垃圾量逐年增加,減量成效不佳。環保局表示,疫情後,外帶、外送與網購消費模式改變,為增加民眾資收誘因,已修訂「黃金里資收站作業須知」,提高民眾參與回收意願。

環境部統計,疫情前2019年,全國每人每日垃圾產出量1.175公斤,2023年底每人每日產出量增加至1.421公斤,上升20%;新北市2023每人日產出1.274公斤,比2019年的1.034公斤多。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市議員黃淑君說,新北市透過垃圾費隨袋徵收,垃圾量理應降低,近年垃圾量大幅成長,導致垃圾處理費增多,清潔人員工作量加重,市府應檢討相關回收作為,提案刪除6000萬歲入預算。
環保局表示,受疫情影響,民眾生活習慣改變,餐飲外帶、外送及網購消費模式成長,連帶造成垃圾量增加,環保局持續加強宣導,盼提升回收誘因,也降低垃圾量。為使黃金資收站回收兌換點數更符合市場行情,今年公告修訂黃金里資收站作業須知,明訂每2年檢討回收兌換點數,今年8月調整後,黃金資收站資源回收量成長5.4%。
市民黃太太說,疫情期間養成的外送習慣,在疫情過後已成為生活一部分,外送包材增多,家裡倒垃圾頻率增加,現今垃圾分類強制性不高,讓人有「一個專用垃圾袋沒多少錢」想法,除了鼓勵,也應該有相關罰則與強制規定,才能督促民眾做好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