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
銜接雙北的中正橋原本預計在今年5月完工,但受到疫情及主體結構影響,並未如期完工。立委林德福要求,地方很關心施工進度,不要讓完工日變成未知數。北市新工處表示,目前展延工期400多天,至明年8月8日就會全數完工,也會讓汽機車及人行、自行車分流,提升交通安全。
中正橋前身為日治時期建造的「川端橋」,因耐震、防洪能力不足,決定拆除改建。整體工程將興建跨河新橋,拆除中正橋與重慶南路高架橋,並保留川端橋部分再利用。

中正橋原預計今年5月中旬完工,但受到施工範圍管線障礙,疫情影響外籍專業技師無法入境進行主橋推進作業,加上河川主管機關採最嚴格的標準審查水理分析,要求做好防洪機制、受汛期影響,導致開工後需大幅度調整工法與工序,因而延長工期。
林德福今邀集施工單位到中正橋施工現場會勘。林德福表示,中正橋原本今年五月中旬完工,但是北市新工處展延工期,民眾不斷找地方議員詢問,質疑工程什麼時候完工?他呼籲施工單位不要讓完工日成為未知數。
另外,林德福也指出,施工周圍的圍籬都是密閉式,對於行經周邊的汽機車、自行車會有死角,建議將圍籬改成網狀或是透明,也要增加照明系統,避免造成死角。
北市新工處表示,現場所見有紫色、藍色、綠色橋梁,藍色是新橋橋梁,為鋼構橋,台北市往新北市方向將於今年9月30日開放通車,新北市往台北市方向預計明年2月底開放通車,也會讓汽機車分流,提升交通環境安全。由於汛期到,新工處及施工團隊為維護鋼構橋梁品質,銲接必須要做好,而銲接作業遇到下雨時就無法施工,為工期展延因素之一。
北市新工處說明,綠色鋼樑是民國26年所建的「川端橋」,因防洪高程不足,未來將提升60至150公分,提高防洪能力,復舊後橋面將鋪設高架木地板,讓行人有更好的賞景視野,以迂迴的動線設計,讓中正橋(川端橋)作為以漫步、慢活為主的行人休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