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5

海纜建置縮水 地震預警慢10秒

#地方 #居家 #地震 #中央氣象署
聯合報記者周彥妤/台北報導
 
為提升地震預警效能,中央氣象署擬在台灣南部海域,建置地震與海嘯即時監測系統,卻因疫後國際物價大漲,現階段編列經費不足、流標八次,計畫期程延至2028年,海纜長度更從800公里,大幅縮減剩200公里,六座海底觀測站更只剩三座,將使地震預警時效減少十秒、海嘯預警也少30分鐘。
 
氣象署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的業務報告指出,原規畫2021年至2024年,預計在台灣南部海域設置800公里海纜、6座海底觀測站,從屏東枋山延伸菲律賓呂宋島,對南部外海地震,可提供10至20秒的地震預警時間、30至60分鐘海嘯預警時間,強化對馬尼拉海溝地震與海嘯即時監測。
海纜建置縮水地震預警慢10秒。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自住客恐慘變「囤房稅2.0」受災戶;今年七月「囤房稅2.0」上路,全國單一自住稅率從1.2%降至1%,惟台北市自住稅率約0.6%,新制上路後,北市稅率從0.6%拉高至1%、自住客恐意外慘變「加稅受災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但氣象署坦言,原計畫鋪設海纜長度縮減至200公里,僅約於巴士海峽中間一帶,海底觀測站也縮減至三座,總經費略增至為27億餘元,提供地震預警約14秒,海嘯預警約30分鐘的應變時間。氣象署相關業務人士透露,因海纜船須從歐洲調度,且原物料持續漲價,若要達到原本的計畫內容,恐需40億元。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質詢時表示,氣象署縮減計畫規模,卻持續流標,成本恐再攀升;他認為地震觀測措施對台灣西南部相當重要,質疑預警功能減損,是否提供國人即時警報訊息與足夠應變能力。
 
氣象署長程家平答詢表示,因為經費不足,縮減規模是不得已的措施,甚至流標八次;至於地震預警時效,確實比原計畫少約10秒,海嘯預警則約少30分鐘。
 
他坦言,預警功能確實略有減損,不過通常海嘯具較長預警時間,也會靠防災體系動員。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表示會再評估檢討計畫,日後有機會找更多預算支應。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