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簡永祥/綜合報導
國外媒體報導,台積電近期在IEEE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EDM)首次揭露,將繼二奈米後推出1.4奈米製程;且延續二奈米正式命名A20後,1.4奈米也正式命名A14,預計2027年到2028年量產。
雖然台積電尚未明確揭露1.4奈米製程正式量產時程,但以目前二奈米預定2025年量產,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二奈米製程代工服務的晶圓廠,預料1.4奈米製程,也將會是世界第一家提供最先進代工服務的晶圓廠。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考量二奈米、1.4奈米,為了延續設備共通使用,有效節省資本支出,內部傾向仍將延用於二奈米採用的環繞閘極 (GAA-FET)的電晶體設計架構,而不是被密集討論的疊層互補式場效電晶體(CFET)結構。但台積電未在IEDM透露A14製程是否將將延用GAA-FET。
台積電供應鍵分析,台積電二奈米和1.4奈米會做出設備支出最適化的考量,且因台積電未來二奈米量產,擁有其他同業欠缺的「經驗曲線」,預料在電晶體的PPA(效能、功耗、面積),仍將會是業界領先並獲得AI加速晶片及繪圖處理器、中央處理器等高效能運算晶片廠首選製程。
不過,三星緊追台積電不放,對外宣布計畫2027年推出1.4奈米,讓台積電也不敢鬆懈。
至於另一勁敵英特爾,是台積電在二奈米製程後列入鎖定雷達區內;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稍早強調,在他上任後揭露英特爾將在四年推出五個技術節點,目前進展一切如預期。
基辛格日前來台主持英特爾創新日台北場時重申,Intel 7已進入量產階段,Intel 4現已量產準備就緒、Intel 3也會按計畫於今年底推出。他並現場展示以Intel 20A試產出的晶圓,一般預料是用於生產明年推出的Arrow Lake處理器;Intel 18A也將在明下半年進入量產。
至於未來1.4奈米生產據點,台積電宣布放棄進駐龍潭科學園區三期後,各縣市已積極爭取,包括台中、台南、嘉義及高雄縣市政府,但預料台積電將會等到選舉後評估各方提供的條件,才會拍板落腳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