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賴昀岫/綜合報導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3日發生氣爆意外,造成多人死傷,也是百貨史上最嚴重的工安意外。氣爆本身的震撼性,加上發生在知名百貨公司,民眾憂心「是不是以後百貨公司都不能去了」。醫師指出,現階段部分民眾會出現這類的焦慮或不信任感,有些人甚至會持續災難情境,特別是高敏感族群需留意,若身心症狀持續逾2周就要就醫。
新光三越氣爆案發生後,不少民眾看見氣爆影片,嚇得「手抖到不行」,返家後惡夢連連,台中市政府今啟動3個專案,包括稽查全市39家百貨、量販店,也協助被害人心理輔導諮商,以及對新光三越求償法律服務,台中市長盧秀燕13日表示,市政府就在新光三越隔壁,氣爆發生時也感受到明顯的震動。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說,13日在看門診時收到相關訊息,病人更直呼,「怎麼辦,是不是以後百貨公司都不能去了?」百貨公司多被認為是安全的用餐及購物環境,發生氣爆意外,民眾心中會出現某種程度上的不安全或不信任感,未來若要前往百貨公司或美食街用餐,就會多一分警惕,焦慮感也會比平常高。
許正典表示,氣爆事件引發的焦慮,應不僅限於台中市民或現場目擊者,透過社群媒體傳播氣爆影片,全台民眾可能都會受到影響,當出現非預期性的創傷或壓力事件,無法再與原本覺得很安全或信任的狀態連結,災難式情境會一直縈繞在腦海中,或在思緒裡不斷盤旋,有點類似強迫思考,而這和直接經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又不太一樣。
許正典解釋,PTSD會出現在原本已經有過類似創傷經驗的個案,如曾經歷2014年高雄氣爆的民眾,類似事件或狀態再出現時,就會與災難連結並產生負面感受,建議先遠離相關資訊。
不管直接目睹或因此受到影響的族群,要看原本的人格特質,如果是容易焦慮或敏感度高的,就要特別留意這1、2周的生理變化,例如做惡夢等睡眠影響,或者原本敢去的地方或參加的活動,現在都不敢了,等等影響到日常生活與人際的現象。
最後一個是思緒,「會不會一直在這種強迫式或災難式的思考」,引發後續對環境的不信任或妄想的狀態,甚至覺得旁邊有爆炸聲等類似幻聽的狀況,許正典提醒,如持續1至2周要就醫,代表受到災害壓力相關症候群的影響,或者敏感度焦慮度過高, 沒有辦法恢復到應有的身心平衡,或自我調節的狀態。
許正典指出,爆炸是不預期的事件,建議進行預期性的、可自行安排的事,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跟自信心,推薦做「4動」:
運「動」:與其一直處於焦慮緊張狀態,不如做做運動。
活「動」:依照原本的生活作息安排,從事社區活動或人際支持,說不定有人也一樣害怕,彼此就可以互相取暖。
勞「動」:與其處於對百貨公司的恐懼,不如在家好好地做家事勞動,把環境弄乾淨,也會比較放心、安心。
互「動」:不要一直自己看電視、聽相關新聞報導,讓強迫思考在腦海中盤旋,而是要和他人互動,把不舒服的感受或擔心的感受一起釋放,得到正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