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經濟部首度公布北北基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北市12個行政區中僅大同、松山、萬華、中正等四區未劃設,北市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總計有18.5平方公里,約占北市面積的6.81%。
開發中或尚未開發的重大建案若位處地質敏感區,必須完成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影響重大,加上北北基開發案密集,經濟部對劃設北北基地質敏感區一事十分謹慎。
北市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原訂去年底公布,當初劃定範圍更大,占台北市面積達四成,影響近萬戶居民;北市府提出「異」見,希望重新檢討山坡地調查資料,才延至今年中公布,劃定範圍大幅縮小。
經濟部官員上午說,此次公布的北北基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是草案,公告後蒐集意見一個月,預計7月由經濟部召開地質敏感區審議會,敲定範圍後公告實施。
新北市、基隆市兩市境內山區多,地質敏感區占比均比台北市高,新北市、基隆市的地質敏感區面積各為188.37與22.01平方公里,占比各為9.18%與16.58%。
此次公布的北北基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畫定依據有三:「歷史山崩與地滑區」代表曾發生土石崩塌;「順向坡」代表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區域;另在前述兩類區域外擴5公尺環域範圍列為受山崩與地滑影響區域。
經濟部地調所指出,北市山坡地主要是北邊的大屯火山系與東北西南向的加裡山脈,前者分布在北投、士林區一帶,劃定的地質敏感區廣闊但零星;後者橫貫內湖、南港、信義與文山等區,地質敏感區集中,其中基隆河北岸的大直、內湖一帶、以及南港區拇指山系,除山崩地質外,順向坡比例也偏高。
台北市是盆地地形,四周群山環繞,但因為是首善之都,成為政治與工商業發展中心,人口與住宅稠密,形成市中心與山坡地緊鄰的情況。
地質法規定中央機關應將具特殊地質景觀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的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地質敏感區分四類,分別是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山崩與地滑和活動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