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張哲生
張哲生 長期研究臺灣近代史,對記錄臺灣人文不遺餘力,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長達二十餘年,其臉書專頁粉絲超過二十萬,被譽為懷舊達人。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與《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現為哲生原力數位創意總監。
人氣 83117

天母之名不是因為聽無 而是源自日本天母教

相關關鍵字

#天母 #天母教 #天照大神 #天母廣場 #三玉宮 #住的故事
文/張哲生
 

 

1950年代的天母三玉宮(張哲生提供)
1950年代的天母三玉宮(張哲生提供)

 

 
您知道「天母」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嗎?
 
清乾隆15年(1750年),來自福建漳州與泉州的移民在這一帶墾荒務農,於田邊以石條疊搭成一福德祠以供奉田邊土地公一尊,此廟雖小但因神蹟靈驗而香火鼎盛,遂成此地居民的主要信仰與精神寄託。
 
於1902年來臺發展,曾任臺南郵便局郵便課通信書記的日本人中治稔郎,在退休之後,結合了日本神道教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與臺灣信徒眾多的「天上聖母媽祖」,於1925年在臺北迪化街創立了名為「天母教」的新宗教,將日本和中國的信仰裡均帶有「母性」與「守護」的天照大神和天上聖母視為同一位神明,名謂天母。

 

1887年的天照大神出洞圖(春齋年昌繪)
1887年的天照大神出洞圖(春齋年昌繪)

 

 
中治稔郎在創立「天母教」之後,特地遠赴福建帶回一尊湄州媽祖到臺灣供奉,並獲得臺灣總督府的認證,他也因此成為「天母教教祖」。
 
天母教成立後數年,由於信徒日益增多,中治稔郎遂設法尋覓土地來興建「天母教大本殿」,並在1931年得到臺灣總督府的同意,獲准開發能夠湧出溫泉的臺北士林「三角埔」地區(今臺北市士林區三玉里、天玉里、天母里及天山里一帶)。
 

 

臺北市中山北路六段260號一帶之1973年(Roger Inman拍攝)與2015年(張哲生拍攝)之對照。(張哲生提供)
臺北市中山北路六段260號一帶之1973年(Roger Inman拍攝)與2015年(張哲生拍攝)之對照。(張哲生提供)

 

 
1933年,中治稔郎在士林三角埔興建了「天母神社」,內有供奉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的「天母教大本殿」以及供信徒休憩的「天母溫泉」。
 
因天母教而得名的「天母溫泉」啟用之後,慕名而來泡溫泉的天母教信徒愈來愈多,附近還開了不少以「天母」為名的商店和旅館,於是這一帶便被大眾稱為「天母」。
 
1936年,臺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其中一項措施為「眾神升天」,亦即由警察強制將各地廟宇中的「多餘」神像集中焚燬,只保留一尊,藉以削弱民間信仰的力量。當時,中治稔郎將天母地區信眾供奉的七尊大神像(七仙真祖)迎入天母神社,並稱之為日本的「七福神」,才讓祂們逃過一劫。
 

 

1982年,臺北市天母一路與天母二路(路口以右)、天母三路(路口以左)交會處(今中山北路與天母東西路交會處)往北望,遠方陽明山上可見中國文化大學的校舍。(張哲生提供)
1982年,臺北市天母一路與天母二路(路口以右)、天母三路(路口以左)交會處(今中山北路與天母東西路交會處)往北望,遠方陽明山上可見中國文化大學的校舍。(張哲生提供)

 

 
1945年二戰結束,臺灣的日本人被遣返日本,天母神社內的湄洲媽祖與七仙真祖等神像乏人照料,且因神社遭到破壞而受風吹雨淋,當地信眾於心不忍,便在1947年於福德祠旁另建廟宇供奉之。
 
1976年,天母地區進行道路拓寬,兩廟因位居路界內而被迫拆遷,遂選在現址重建,合而為一,並在1979年臘月落成;由於廟宇所處之地是由古「三角埔」與「玉潮坑」地區合而為一的「三玉里」,故取名為「三玉宮」。
 

 

天母三玉一帶之今昔對照。上圖拍攝於1978年,地點為臺北市天母一路(1982年10月10日改編為中山北路七段)頭的「三玉」公車站,下圖由施少平於2014年在同地拍攝,可以看到路中間的大樹們依然健在,而公車站名已改為「天母廣場」。(張哲生提供)
天母三玉一帶之今昔對照。上圖拍攝於1978年,地點為臺北市天母一路(1982年10月10日改編為中山北路七段)頭的「三玉」公車站,下圖由施少平於2014年在同地拍攝,可以看到路中間的大樹們依然健在,而公車站名已改為「天母廣場」。(張哲生提供)

 

 
三玉宮落成後,當地民眾為求稻穀豐收、風調雨順、無災無病,便決定供奉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為主神;目前該廟共分為六殿:正殿中央為五穀先帝殿,左邊為七仙真祖殿、觀音佛祖殿,右邊則是天上聖母殿、福德正神殿,西側二樓為新元辰殿。
 

 

2022年12月3日的天母三玉宮(張哲生拍攝)
2022年12月3日的天母三玉宮(張哲生拍攝)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