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孫振義
孫振義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建築師高考及格。研究領域:綠色建築、環境規劃、熱島效應、都市設計、都市更新、生態社區。現任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政大社科院永續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人氣 16274

民俗月一過 928檔期迎房地產「驚蟄」

相關關鍵字

#928 #疫情 #房市 #打炒房 #多空觀點
文/孫振義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開國三策,九字方針。看來也是當今房地產主力建商的策略方針。
 
「高築牆、廣積糧」係指厚植腳下根基。今年雖然受制於新冠肺炎疫情與三級警戒導致消費者購屋動能下降,但建商在休養生息之下仍頻頻出手獵地、獵房(尤其是具備都市更新資格之大樓標的),顯見建商充分力行「高築牆、廣積糧」策略與厚基實力的態度。
 
民俗月一過 928檔期迎房地產「驚蟄」(示意圖/ 好房網News記者楊欽亮攝)
A7重劃區 2019年開始推案量大增,至今仍是北台灣最主要房市戰場之一。   好房網News記者楊欽亮 / 攝
 
2021年台灣的房地產雖受惠於低利率、游離資金充沛等有利背景環境因素,但也面臨到房地合一稅2.0及疫情三級警戒的夾殺。因此,「緩稱王」的策略就更顯重要!建商們多知道政府的打房力道雖因為疫情與新政策(房地合一稅2.0與實價登錄2.0)上路觀察期而趨緩。但在此關鍵期,唯有保持「曖曖內含光」,不要出鋒頭,避免成為眾矢之,並且趁機蓄積力量,靜待契機來臨的那一刻。
 
中央銀行最新(25)日公布了7月房貸(消費者購置住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資訊,其中,房貸餘額年增率降至10.2%,終止連四個月上揚走勢;而象徵建商推案信心指標的建築貸款年增率則終止連五降,上漲至17.06%,創三個月新高。數據顯示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房市的交易量急凍,以及建商對於未來房市仍持續不改樂觀態度。
 
今年五月中旬因疫情急轉直下,三級警戒直接沒收房地產520檔期,業界更推估全台2021年總推案金額恐怕會跌破1.5兆元大關。再加上缺工、原物料大漲等因素,導致建商對預售屋產生定價為難,深怕定太高市場不買單、定太低折損利潤,遂嚴重影響建商推出預售案的意願,再加上疫情升溫,建商索性暫緩推案、以不變應萬變,亦是導致全台推案量縮的主因。
 
冬天總是會過去!動物昆蟲入冬後多藏伏土中、不飲不食,通稱為「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通常過了立春、雨水兩節氣後,天氣即會轉暖伴隨大地春雷、驚動萬物。而「驚蟄」便猶如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
 
民俗月將過,疫情趨緩、降級可期,房市蠢蠢欲動,猶如即將迎向「驚蟄」。北中南各地房市重磅級百億指標大案醞釀在「928檔期」登場,建商似乎有在疫情舒緩之後奮力一搏的企圖。畢竟,房地合一稅2.0業已於七月份上路,疫情警戒也終告降級,一切彷彿有「利空出盡」的態勢。
 
經觀察,重新開鑼後的房市,因為人工、原物料上漲,再加上疫情期間的所壓抑的潛在交易量,以及部分從股市獲利了結轉置的資金,讓房地產買氣回溫、議價空間變小,房價絲毫不見放軟的趨勢。
 
「緩漲、量縮、價不跌」此2021年房地產市場姿態雖未變,卻是驚嚇指數百分百的一年!第一季在「房地合一稅2.0」的新政策恫嚇中房價上漲趨緩;第二季夾雜著新稅制上路前的逃命波與技術性換手潮,加上疫情升溫,房市成交量趨向緊縮;第三季房市面臨疫情三級警戒直接急凍,只能寄望九月的解封大反攻。那第四季呢?
 
展望第四季的房市,聚焦於兩大觀察重點:一、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解除劫後餘生後,原本該有的自住或投資購屋需求是否仍可期待(預估恐會減損);二、伴隨著美國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場,屆時是否如美國聯準會主席宣稱採「鴿式退場」(不會急著提高利率)方式,恐將連動全球升息腳步、游離資金流向,同時也牽動著一般民眾房貸負擔壓力。
 
未來,房市究竟會如何翻轉?疫情趨緩、春雷已響、驚蟄將至,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