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一凡 攝影─羅挺倬
民視《豪宅旗艦王》主持人夏慧麟與一般上班族相同,都是靠著一份死薪水過活,不過,26歲便有計劃地購入人生第一屋,令許多朋友羨慕。「買房子就像女生挑老公,想要挑選身材、多金、帥氣等各方面條件兼具,但最好先考量自身條件是否匹配,才能買得輕鬆安心。」夏慧麟笑著說。

買房像挑老公 先衡量自身條件
夏慧麟開始工作時,在台北市捷運市政府站附近租公寓,因室友有購屋計劃,常陪著室友到處看屋,也讓她興起購屋念頭。因為買不起市府站附近的房屋,她選擇往下一站永春站覓屋,後來購入的是一間總價逾300萬元的小套房。
夏慧麟認為買房計畫設定前,必須先規劃存頭期款的年限,一般來說是3∼5年,靠得就是每月的薪水提撥一部份儲蓄。一來可以有計畫的累積自備款、二來也顯示有穩定的還款能力,建立未來與銀行往來的條件。
設定頭期款儲備年限
夏慧麟當時月薪跟一班上班族差不多僅有3萬多元,有計畫地存50萬元,再藉由與南部家人標會取得另外的50萬元,她推算自己每月最大的還款能力,以不得超過薪水的1/3為限,再挑選適合的房屋,最終買了總價300萬元的小套房。
錢少也不要放棄購屋計畫
26歲就買屋的她,奉勸現在的年輕人,千萬不要放棄購屋的念頭,當初她也只是個月薪三萬多元的薪水階級,也沒有像現在低利率與政府推出優惠房貸的時空背景,但還是可以買進人生的第一屋。因此,她鼓勵年輕人一定要設定購屋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
至於,該買哪裡?她建議,跟著財團或政府建設走準沒錯,例如台北市就有很多BOT案,在周邊購屋不僅房價保值,也不須擔心未來的發展。或是跟著便利商店走,她分享當初買進第一屋時仍是單身,三餐均依賴便利商店,購屋條件也將便利商店納入其中,由於便利商店設點策略都是挑人潮較多的地點,相對商業活動熱絡,對於房價其實有實質增長作用。
夏慧麟的購屋建議
即使現在薪水低得要命,夏慧麟建議仍不要放棄成家購屋的夢想,不妨設定購屋目標,慢慢一步步去實現,以她自己的例子來說,先規劃存頭期款的年限,一般來說是3∼5年,靠得就是每月的薪水提撥一部份儲蓄。一來累積自備款、二來也顯示有穩定的還款能力,建立未來與銀行往來的條件。接下來是設定購屋區域,設定時建議以自己未來10年內的計劃為準,例如有成家計劃,就要考慮未來住家附近要有學區、市場,方便小孩就讀及自己採買等。若是維持單身狀況,跟著大型建設走,俐如捷運或是交通建設會比較方便,就算未來脫手也不是難題。至於買屋後的規劃,重視還款能力,一定要事前規畫好每月可還款的金額範圍,避免房子遭受法拍的命運。另外仔細看每月繳納房貸通知書,並核對利率是否有調升的現狀,一旦發現有調升,建議立刻打電話跟銀行爭取。
善用寬限期 前3年先繳息
夏慧麟指出,購屋時銀行可提供3年的寬限期,前3年僅付利息不還本金,每月只需付幾千元利息,對於她來說負擔較輕,也可儲備3年後要開始償還本金的金額。因此,她建議平常就要培養良好信用,並長期與固定銀行保持互動,如此一來,銀行才會提供較為優惠的房貸利率及寬限期。
寬限期讓購屋預算有限的民眾有一個喘息的緩衝期,不用在支付一筆龐大的頭期款後,立刻面臨還利息與本金的壓力。但最好事先請銀行試算寬限期後,每月的房貸繳納金額,在寬限期內逐步調整財務支出狀況,才能在往後面對一、二十年的房貸金額。
注意利率波動 向銀行爭取好條件
買了房子之後,並不是就可高枕無憂,因為市場利率是波動的,房貸戶可能面臨利息升高的風險。銀行會隨著市場環境機動調動利率,但通常不會主動告知房貸戶。若房貸戶是沒有察覺,直接繳納房貸,銀行就會當作房貸戶認同,以後每月便會增加負擔相當不划算。
夏慧麟根據經驗指出,仔細看每月繳納房貸通知書,並核對利率是否有調升的現狀,一旦發現有調升,建議立刻打電話跟銀行爭取。通常向銀行爭取會碰到軟釘子,因此,她建議可運用轉貸策略,促使利率維持現狀。
她舉自己的實際經驗,當發現銀行利率調升時,便立即打電話找當初辦理房貸的專員,跟她抱怨利率太高了,而且暗示近期別家銀行有提供更優惠的利率,並釋放可能轉貸的訊息。通常專員會去跟主管討論,最後可能為了留下客戶而維持原利率,因此,別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每月房貸不超過薪水1/3
房貸背負年限動輒一、二十年,時間相當漫長,因此,夏慧麟建議購屋族,每月房貸金額最好不要超過薪水的1/3,才能保留喘息空間。以她當初買進第一屋時的薪水3萬多元為例,每月繳納房貸金額頂多一萬多元,其餘金額還能做適度的投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