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時代 近六成台企3個月內恢復正常
2020/07/10 10:15
工商時報記者林昱均/台北報導
我國在疫情後時代逐步解封,台灣企業也轉趨樂觀。資誠(PwC)9日指出,在今年6月的最新調查顯示,近六成台企預期疫情為短期因素,其企業營運狀況可在三個月內恢復到往年水準,且有23%台企樂觀看待未來三年營收。
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9日發布的《新冠肺炎時代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企業最擔憂的疫情負面影響,以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居冠(83%),而消費信心下降則是居次(39%),財務影響如營運、資金與資產等則為第三(34%)。
後疫時代,近六成台企3個月內恢復正常。圖/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表示,以產業而言,各產業都認為經濟衰退是重要議題;而消費信心下降在消費民生產業較為明顯、約六成普遍有感。財務影響在金融服務業較明顯,有六成公司感受到威脅,其他產業則偏向樂觀;供應鏈中斷則是在工業製造與汽車業較明顯,受影響比例約17%。
周建宏指出,調查顯示,有59%台灣企業認為營運可以在三個月內恢復元氣,他分析,主因是台灣企業過去較保守,保留更多現金流,加上前幾年轉單效益、資金回台等利多,所以我國相對美全球復原速度更快,而且台企普遍認為疫情只是短期因素,對未來三年營收多持樂觀。
令人意外的是,資誠調查顯示,供應鏈中斷對台企影響比例僅有11%。周建宏分析,可能是台灣長期分散市場的成果,但是資誠客戶中還是有受害者,該企業因應疫情要把產能移至越南,結果管理團隊都是中國大陸幹部,生產時程還是受到耽擱。
資誠調查也指出,台企在近五年逐步移轉供應鏈,現在陸、美市場重要性有下滑趨勢,從2017年的67%以上,逐步下降到今年中的56%左右。而越南市場對台企重要性從9%躍升至27%,印尼市場也從2%提高到14%。
周建宏認為,台灣企業逐步從陸、美轉向當地市場,主因是新南向商機,還有台企為了避免被中美貿易戰波及,所以積極的尋找替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