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教母林奇芬教戰 退休金趁早規畫 豐富第二人生
記者陳昱光/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平均退休年齡約56歲,平均壽命超過80歲,退休人生近達30年,有「理財教母」之稱的知名財經作家林奇芬認為,如何加快自身準備退休金的速度,已是每個人資產配置中的「必考題」,了解自身需求,趁早擬定報酬計畫,退休後才有能力創造豐富的「第二人生」。
圖為有「理財教母」之稱的知名財經作家林奇芬。(中時)
近年台灣社會及人力結構面臨重大轉變,林奇芬表示,現今職場競爭激烈,在成本及效益考量下,願意提供支付員工薪資到退休年齡的企業主越來越少,加上物聯網、自動化帶動產業革新,機器取代許多人力工作,退休金不能像以往只靠政府、雇主,或是等到離開職場才開始準備。
據統計,104年台灣工作年齡人口開始大量減少,且預估將持續下滑,同時,65歲老年人口去年也正式超越幼年人口,顯示在勞動力衰退情況下,即便退休基金已著手進行改革,但仍無法解決長期財務破產壓力。
綜觀目前民眾退休金來源,很大一部分仍來自於政府及社會保險給付退休金,屬於社會安全體系最底端,但隨著高齡化壓力加大,負擔將越來越沉重,其次為雇主給的退休金,最上層才是自行準備部分,林奇芬認為,自己準備退休金的速度必須「加快、加大」,提高未來保障,將是多數人最迫切面臨的問題。
林奇芬說,每個人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錢,跟其管理財富能力有關,舉例而言,若規劃年報酬率達10%,以年所得100萬元計算,就需要準備1,000萬元,年報酬率5%,則要準備2,000萬元,根據自身條件估算後,再進一步規劃要花多久時間完成,越早開始,對於未來財務壓力就越小。
目前全球仍處在低利率時代,在理財工具選擇上,林奇芬認為,初步可以考慮朝台灣50等指數型ETF簡單投資法,以及美股、台股基金、高收益債等,透過基金經理人尋找優良標的,或是尋找高殖利率股等三大方向規劃,報酬率優於定存。
整體資產配置,個人投資收益占3~4成,年金或租金2成,政府或雇主給付退休金2成,所得替代率能夠達到7~8成,創造穩定退休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