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建築展/不再只是看書 南寮圖書館提案有故事

2018/03/05 17:28
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新竹報導
 
南寮圖書館的設計提案是由交大建築所學士後1年級的學生所製作,目前南寮圖書館附近有一聯合里辦公處、前面有一小處綠地,針對南寮圖書館的改建,學生需依照目前建築使用狀況,提出新建圖書館的設計提案,其中的設計巧思也是充滿故事性與哲學。
 
學生除了利用既有的狀況做提案外,也可以加入新的服務機能,像是藉由在圖書館周邊融合社區活動中心、公共空間、展覽廳、野餐、休閒休憩等活動,利用石膏、保麗龍等素材做為模型,打造出理想的南寮圖書館。
 
建築展內擺放著,由學生製作的南寮圖書館改建設計模型 。(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不過,學生們的改建創作,仍舊是以一個概念做為呈現,還尚未將真實世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考慮進去,像是當地環境的條件、建築適用的結構等,也還尚未考量到通風、西曬等問題,執行上不見得可行。
 
書城迷走。在設計上明確劃分使用空間,如閱讀區、藏書區、兒童閱讀區等,讓圖書館可以被分類為靜態與動態的空間,既能保留圖書館的靜謐,也不會造成不同使用族群在圖書館中關係的疏離。(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圖書公園。將圖書館及公園混合而成的空間,原本基地上的植栽成為書架發展的媒介,進而影響整個空間的發展。在圖書館像公園中,書與人的關係,人與樹的關係都得到進一步的詮釋。(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暫存。策劃公共建設時,通常期望表現其永恆性,就像城市的發展會留下痕跡,成為後代規劃時可依循的脈絡,但歷史建築的痕跡則容易被抹去,城市裡並存著每個時代的建築,各自訴說當代故事。(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無形親暱空間探尋。個體在公共空間與在私密空間的行為模式有一定程度落差,這落差與變質來自陌生的他者存在,並透過刻板的公共空間層級加以強化。嘗試找到一種空間操作手法,在圖書館內創造出如私密空間的親暱感,讓人在公共空間中也能以自在真實的行為模式使用。(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交織。由觀光和里民生活的社區中,組織介入的不著痕跡,卻又有著自身的穩定機制支撐整個社區運作。(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四分圖書館。以現代建築的program來說明四大核心價值,並企圖以空間的方式來說明其中的交互關係,並以一個建築說明一個知識體系。(好房網news記者/王思云攝影)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