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遭歧視 汽機車改裝待立法
記者莊曜聰╱台南報導
汽、機車改裝,在歐、美、日及大陸都有相關法令規範,也逐漸形成一種文化,在台灣卻反其道而行,雖然改裝車數量持續增加,但依舊不能合法;就算有些玩家只是想增加性能、安全性,還是會被冠上「飆車族」的稱號。相關業者也很矛盾,不管是國外進口、台灣自製的汽機車改裝套件,擺在汽機車精品店販賣可以,裝上車輛竟然就變違法,不知道理何在?
避震器、輪圈及排氣管是機車改裝大宗,不少員警對改裝排氣管機車開出製造噪音的罰單,引發民怨
以台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機車」為例,機車及機車零組件產值,早已突破千億元,過去還曾是全球第4大生產國及第5大市場,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機車零組件,早在新政府推「新南向」政策前,就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不錯成績。
法令跟不上產業
相較於此,國內改裝市場卻是死氣沉沉,法令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在店頭販售的改裝部品,換到車上變成違法,民眾遭到取締或檢舉,還得吃上罰單,甚至專程跑到監理站驗車,徒增困擾。機車產業曾經串聯,成立二輪部品同業促進協會,希望透過立法,訂定相關的檢驗標準及規定,但10幾年來遲遲沒有下文,改裝組件業者還是有「外銷一條龍、國內一條蟲」的感慨,對於改裝與「屁孩」畫上等號一事,充滿無奈。
陸相關商機逾千億
民眾「大強」買了部BWS代步,但因為身材太過壯碩,騎乘不易,他上網查到改裝套件,到機車部品店購買,並將車頭把手改裝,使長度增加,但卻被人檢舉「變造車體」,不僅遭開罰單,還要參加道安講習,前後3次罰了1萬8000元,讓他無奈地說,是要他存錢買「哈雷」嗎?
大陸近年來汽車工業急起直追,也併購不少國外大廠,看準其後可能衍生的龐大商機,還訂出新版汽車改裝標準,放寬16種家用小轎車的改裝範圍,帶動周邊相關產業,估計將帶來千億人民幣以上的商機,台灣卻還停留在「怎麼罰」的思維,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