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終身醫療或實支實付?專家曝關鍵是這個!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目前市面上的醫療險主要有「終身醫療險」和「實支實付醫療險」,各具優點,保險專家建議,以「小保費、大保障」的投保原則,先規畫保費相對便宜 、理賠範圍大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再搭配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架構完整醫療保障。
終身型醫療險多採取20年定期定額繳納,有終身保障,採主約出單,保費較貴,主要針對病房差額理賠;採定期險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保障有固定期限,例如到75或80歲,要年年繳保費,採附約出單,保費較便宜,主要理賠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採實支實付。
簡言之,終身型醫療險的保障無限期,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就算年年繳保費,大部分都保障到75歲左右;猛一聽可能會覺得有終身保障的勝出,但進一步從繳納的保費來看,30歲左右男性,如果買的是「終身型醫療險」,大約一年要繳付將近1萬5000元,倘若買的是同樣單位數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一年約繳2500元。
保障有期限的保單,總會讓人有所顧忌,所以多數保險營業員會據此說服保戶,優先考慮終身型醫療險,但這兩種醫療保險不建議這麼簡單二分。
首先,終身型醫療險的保險給付項目大部分只有住院費用,但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還可以給付手術與雜項費用,新科技醫療環境下,很多治療根本無須住院,如此一來以住院費用為主的終身型醫療險,恐淪為無用武之地。
Money101建議,在「小保費、大保障」的投保原則下,可先以保費便宜、理賠範圍大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為優先,像是雜費上限10萬元,再搭配住院日額型醫療險,例如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來規畫,對剛剛出社會又想買第一份醫療保單的人來說,是一個輕薄短小,卻不失安全保障的醫療保險選擇。
買了保單也不是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不管終身型醫療險還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都得因時檢視,如果在20歲時就有第一張終身型醫療險,但幾年後,發現這張保單無法支應不須住院的醫療時,可以適時加入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但實支實付醫療險多為定期險,也就是到特定年紀如75或80歲後就沒有保障,又或者買的是早年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障年齡可能更低,因此也要同時評估保障年齡是否足夠。
實支實付醫療險裡的雜費可理賠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藥費、耗材費,Money101表示,目前一般建議理賠限額10萬元較合理,但隨著醫療支出的改變,也要隨時檢視是否需要加保;早年比較少在門診進行手術,所以實支實付保險未納入,現在已開放門診手術理賠,想加強者可以再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