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魚之島」拚未來 他們把海當牧場

2017/12/12 11:25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

近海漁源枯竭,漁民感嘆抓無魚生計難維持,盼政府提出漁業願景。漁業署長陳添壽昨說,將積極推動「海洋牧場」,除已設置的「卯澳灣栽培漁業示範區」,另將在台東、宜蘭與澎湖,增設四處示範區,透過「栽培漁業」,達到「以海為田」,找回台灣的漁業資源。

卯澳灣的淺礁區發現大批天竺鯛。 圖/海洋大學提供

漁民感嘆早期海裡的魚捕不完,隨著氣候變異、過度捕撈、管理不足等問題,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枯乏,被形容「無魚之島」。

根據海洋大學與中研院的研究顯示,我國漁業資源大減,民國八十年代,烏魚一年最多可捉到兩百五十萬尾,近幾年卻都只有十幾萬尾,其他魚類數也大幅減少,發現的魚種數目也下降。

為此漁業署去年在卯澳灣成立全台首個栽培漁業示範區,陳添壽指出,為擴大推動栽培漁業,參考過去資料並現場勘查,已遴選出台東縣基翬、宜蘭東澳及澎湖離島姑婆嶼、烏崁等,作為推動栽培漁業區新地點。

陳添壽表示,「栽培漁業」是藉人為飼育,將魚蝦貝類養至一定大小時再放流海洋,使近海漁業資源得以恢復,並輔導當地漁會、社區發展協會及地方政府成立巡守隊,制訂管制規範等,把海洋資源建構回來,達到「以海為田」目標。

「在卯澳,魚群回來了」,協助推動栽培漁業的海大前校長李國添說,卯澳灣在居民及新北市政府努力下,生物資源長得非常好,魚群漸漸往外溢散,除了觀賞魚,高經濟價值魚種黑毛、虎斑烏賊量也慢慢增多。

海洋大學養殖學系教授冉繁華說,栽培漁業也可「把年輕人帶回來」,進而繁榮漁村。他舉例,卯澳灣當地已有潛水、獨木舟活動,因此吸引年輕人進駐。

這次新的四個示範點,澎湖烏崁將畫設禁捕海膽區。李國添說表示,海膽卵被認為是美食,現行漁業管理更開放每年的六到九月能採捕海膽,導致海膽陷入生存危機,在地方政府、團隊討論之下,選定烏崁為海膽保護區,將禁止捕撈海膽。

卯澳灣的沿岸巨石區發現數量不少的黑毛。 圖/海洋大學提供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