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物種 2年發現近700樣
2018/05/07 16:36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高雄市農業局推動聯合國的「里山」精神,104年起以美濃為實驗區進行里山農田生態調查,探索水稻田生態與生產地景關係,打造美濃成為台灣的里山生活典範。至今已發現近700樣物種,包含24種保育類動物,如朱鸝、彩鷸、水雉及小雨蛙等紅皮書列為易危(VU)等級的物種,出現在美濃農地。
高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說,「里山」一詞源自日文,指定期輪伐的橡樹林、松樹林、竹林等次生林,及可作覆蓋屋頂、牲畜飼料與堆肥等用途的草地。里山地景內不同種類的樹林、草地與濕地混在一起,成為眾多野生動物的棲地,有助防災、集水區保護及動物棲息。
種植有機紅龍果的「同心園」農場,「棕三趾鶉」覓食築巢漫步田間
農業局推動2年多來,美濃地景由水田濕地轉換成綠油油的稻田,農田生態充滿生機。像在「同心園」農場發現嬌客棕三趾鶉現蹤,這裡的有機火龍果園採草生栽培,取代傳統以農藥防治蟲害,維護自然生態,吸引棕三趾鶉覓食、築巢,也觀察到公鳥帶著3隻幼鳥,漫步田間吃蟲,模樣可愛。
農民蕭旦倫的水田周圍保留樹木綠帶、田間有獨立木,吸引鳥類,發現二級保育類黑翅鳶停棲,這是農田裡的野鼠剋星,可協助農民除鼠害。
美濃「凹下茶園」茶樹以野放種植,茶園裡有鳥類、蝴蝶,融合森林,常見大冠鷲盤旋,山羌逛茶園覓食,林緣潮濕環境可聽見小雨蛙鳴叫,還常上演雄性布氏樹蛙爭奪母蛙的畫面。
高市農業局長鄭清福說,「美濃里山」鼓勵農民以對環境與生態友善耕作方式,將農業生產融入永續生態保育精神,今年再輔導美濃11處農友田區,以友善農法取得「綠色保育標章」,鼓勵更多農友為環境生態保育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