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Joel FUKUZAWA
隨著兩岸的交流更加的頻繁密切,過去原本被視為台灣本島邊陲的金馬澎湖,也逐漸的抬頭而受到重視。尤其是距離福建廈門只有咫尺之遙的金門,解除了數十年的戰地政務之後,因為擔負起小三通的重要口岸,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不過,走在金門的街道上,會發現金門有許多的老房子或是因為居住需求而被拆除重建,或是因為產權太過複雜而任其傾倒荒廢。這些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無形資產,如果不想出一個合理的形式保存下來,遲早會隨著歲月而荒蕪。
↑ 氣派恢宏的將軍宅第也能夠讓平常百姓入住
大約在2000年左右,一群金門當地的民眾結合了政府以及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力量,開始投入老屋修建以及無人使用古厝的所有權協商。將金門當地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重新整修回復過去的面貌,除了一些具有歷史或是教育意義的老屋或是洋樓之外,委託民間經營民宿也是非常熱門的選項。
現在在金門擁有兩間古厝民宿經營權的歐小姐就說,每年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都會不定期的公告一些已經已經修復的傳統古厝,開放招標。有意願的民眾只要先下載公開招標書,然後將預計經營的經營管理計劃書,郵寄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就可以了。以歐小姐的例子,她所承租的兩間民宿,各有不同的定調。其中一間因為只有兩間房間,所以就以都會女性的休閒為主要的構想,在這間民宿當中,不接受男性單獨訂房,但是對於情侶入住則不在這個限制之內。
← 原本是迎客的大廳,現在成了民宿的交誼廳
歐小姐說,只要企劃案經過評審審查之後通過,確定得標。就可以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簽四年的租賃合約,年租金大約是從新台幣十萬到四十萬不等,每季繳納一次。如果經營成效良好,可以再續約一次三年。也就是說,如果在金門的民宿企劃案通過了,就能夠有最長七年的民宿經營權。歐小姐開玩笑的說,一年十萬的房租,能夠住到那麼舒服的老房子。即便沒有客人的時候,也不會負擔太重。
一直到今年(2012)八月為止,全金門已經有六十一棟古厝以這種方式委託民間經營。金門的旅遊旺季大約是每年的三月到九月之間,如果以一棟古厝兩間房間每天的費用三千元計算,扣除房租以及雜資開銷,每年也能夠有數十萬元的盈餘。這也難怪,現在有不少的上班族,為了追求自由生活的空間,而轉到金門來經營民宿。
歐小姐說,在淡季的時候,還可以搭船到福建廈門去吃吃物產小吃。因為兩岸的開放,使得金門的生活不再那麼的枯燥乏味。她現在還想把這些民宿經營的經驗以及心得,帶到廈門去。「廈門也有許多的老房子,應該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經營。」不管這樣的事業是不是能成,但是能夠在金門這片淨土上,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應該也是許多人的夢想吧。
↑ 有些古厝因為產權複雜,所以雖然變成了民宿但是祖先牌位還是得繼續供奉著
↑ 除了傳統建築之外,在金門也有不少豪華的洋樓
↑ 只有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古蹟建築,不能轉型成為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