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今年是臺北城建城130年,1百年多年前台北從5萬人口的小城,如今已經是容納270萬人口的首都,早期艋舺、大稻埕、城內是商業繁榮的區域,也是房價地段最貴的區塊,台北市政府座落於長安西路,更代表中正區、大同區的風華年代,早年尚未開發的信義區,如今廢土變成黃金,反倒成為最黃金地段。
台北市房價,長線一直是緩步上揚。(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1967年台北升格為直轄市之後,隨著經濟成長人口暴增,尚未開發的台北市東區一帶,1980年時期正式擬定「信義計劃副都市中心計劃」,也就是現在的信義計劃區,而後台北市政府移入、101大樓落成,附近房價更扶直搖而上,目前更是資產階級置產的地方。
土地隨著時間增長,愈來愈有價值的案例,最鮮明的案例莫過於是捷運忠孝復興站的微風廣場,早年是黑松汽水的中崙舊廠房,隨著東區愈來愈熱鬧,當年以每坪10元買進的的4500坪廠房土地,搖身一變成為貴婦名媛喜愛的微風廣場。
2012年9月潤泰創新更以81.9999億元,每坪609.6萬元,拿下黑松微風2期的土地,創下住3土地新高價,換句話說,房地產的價值隨著城市發展、重大建設以及人口成長,長線都有U型的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