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范世華
范世華 房地產講師,智庫雲端有限公司負責人,兼具有銀行徵審、鑑價及房仲業務實戰與人才訓練的豐厚資歷,發表過數本不動產的暢銷著作之後,已晋升為出版發行人,並持續發行『房產財庫』及『財經智庫』等系列作品。
人氣 18894

搶機捷、拆圍籬 藉由北門新風貌來思考都更推展誘因?

相關關鍵字

#都更 #北門 #北市交通 #機捷 #多空觀點

文/圖/范世華

台北市的都會發展,因為新舊的替換,從西區移轉至東區,都會休閒的商業活動由西門町轉至信義商圈,我們看到新地段可以是一棟棟的全新大樓不斷興起新的商圈消費聚落,但是舊的商圈命運呢?隨著商圈東移,老舊的西區有待更新,臨近台北火車站的西區舊城,也因長期停滯發展而逐漸没落,失去了原有的風采!

北市西區 (范世華攝影)

其實北門一帶地區,長久以來都是台北交通轉運的重要地點,舉凡没有捷運以前要往淡水,以及林口、泰山,加上國光客運往返基隆、桃園、中壢等近鄰城市的交通旅運,都得在這裡附近轉乘。但是自鐵路地下化拆了中華商場以及舊站之後,多年下來的火車站舊址以及周遭古跡建築,被不斷的工程施工與行車動線的改道劃設,長年一直都是被圍籬所遮掩的景象。

台北市西區 北門(范世華攝影)

本是台北最精華的交通樞紐,因為鐵道變遷而沒落,而今卻也因為交通再起。台北車站自地下化之後,環境建設的更新由地底慢慢浮上地面,因台鐵、捷運、高鐵活化了中山和鄭州路地下街的發展,緊接著機場捷運也要正式營運,現在的台北車站不僅是大台北和全台灣的交通樞紐,更與國際接軌了;而地面上的轉變自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先是拆掉了忠孝西路的公車專用道,再拆了忠孝橋引道,將北門城樓的風貌重現,現在再加上捷運松山線的開通,有了北門站的動線活水,台北舊站區域的改造重生已重現曙光。

捷運北門站 (范世華攝影)

看到該區未來的發展,機場捷運的台北站,將具有「第二國門」的重要性,周遭土地建物的開發利用,當即也就要加速改造以提升它的適宜性。我們看到北門旁的橋拆了、台北郵局的外牆拉皮了、台灣博物館的「鐵道部園區」古跡建築重修了…這裡一道道的圍籬終於能夠陸陸續續地拆,其實都是先有相當環境的條件成立之後,一樣樣的改變也必須隨著動起來的。

北門地區長久因為挾帶著公有土地管轄和權屬整合的問題,拆空了舊站遺址圍起圍籬之後,該處的發展彷彿也隨著圍籬遮掩而停滯,這樣一圍就圍了2、30年之久!台灣房地產都更的困境,其實真正的問題也是陷在土地所有權持分的私有財產處分難題裡,私有的財產要想去動它,如果不能讓當事人比較認知到「未來的好」與「現在的差」,相形無關痛癢,就不會有誘因叫人自主去改變。結果民眾私有房產的更新家務事只好擺爛,全都肖想著將來有一天會由政府負責來主持公辦?恐怕等的不是另一個2、30年,而是2、3百年也難!

台北市西區 (范世華攝影)

北門地區從環境老舊的沒落到今日更新的風貌,並非因為一個燈會的亮點而絢爛出新的光彩,由此可見,各個縣市的都更推行不能光靠紙上談兵,如果都更法令的獎懲無法動搖私人土地房屋的自由財產權進行重整,那麼創造好公共環境品質的條件到位,舊建築的效益有了落差,民眾自然也想提升私產的經濟效益,因此都更推動不只要靠宣導以及法規誘因去著手,從大環境的經濟條件塑造去促使私產進行自主更新,必須是都更政策的一種新思維!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