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即無產階級 4招免淪為被時代收割的韭菜

2022/12/26 16:45
東森新聞/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所謂中產階級,其實就是社會中受教育程度高一點,從事腦力勞動,收入比普通人高一點的一群人。但是根本上來說,中產是靠出賣自己人力資本來獲取回報,一旦停止勞動,就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基本上來看,中產階級就是無產階級。
 
在這個時代,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日益加速,年齡和資歷很難成為資本。中產階級中只有極小部分的人群可以升級,很大一部分被迫下沉為中下階層,此將不利於經濟成長和社會結構穩定,值得正視及警惕。
 
因應通膨威脅,中產階級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免於被割韭菜。(圖/東森財經
 
 
1. 做好資產配置很重要
 
面臨著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威脅,國內中產階級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以免淪為被時代收割的韭菜。
 
資產最主要的四大類別,包括:股票(公司股票、股權)、固定收益(債券與其他債權證券)、現金(定期存款)以及不動產。通貨膨脹下不懂得應變,只會讓自己愈來愈窮,而買進資產則是對抗通脹的不二法門。
 
2.投資房產最基礎穩當
 
對中產階級來講,房地產不失為最基礎、穩當而可靠的資產,但投資效益將大不如前。目前我國房地產投資收益和風險與其他投資相比都較低,所以早期民眾大多將資產配置於房地投資,並屬於唯一的投資標的,但是單一種類的投資品項,在往後將面臨愈來愈大的投資風險。
 
房地產投資風險較其他投資產品低。(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尤其當民眾做了過多的房産投資,而導致現實上的高房價時,難免引來政府的政策干預,往後房地產的投資效益將大不如前,這是投資房地產前,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認知。
 
3. 買房迄今仍是中產階級最佳的存錢方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價上漲時,是「總房價」在上漲,而不是只有你支付的頭期款部分在上漲,這是房產的是槓桿作用。比如你有200萬元積蓄,買了1000萬元的房產,貸款800萬元,當房價上漲了10%的時候,1000萬元變成1100萬元,扣除貸款800萬元(事實上餘下的貸款不到800萬元,因為期間有每月還房貸),你的淨資產是300萬元,比你之前的積蓄200萬元多了100萬元。
 
如果你當初沒有買房,而是把這200萬元投入到基金股票,或是其他沒有槓桿效應的理財方式上,就算這些投資上漲了10%,也不過是從200萬元上漲到220萬元,只比之前的積蓄200萬元多了20萬元。
 
除此之外,投資及擁有房產可以讓人進可攻退可守,需要錢的時候,可以抵押房子取得融資,如果擁有2間房子時,另一間房子可以用來出租,帶來被動收入,而且隨房子增值,資產也不會貶值,堪稱啞巴兒子,還比養兒可靠。
 
擁有房產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點。(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最近這幾十年,能跑贏貨幣通脹的,真的很少,房產是極少數之一。
 
但買房子仍然是有方法的,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值得買,日後,只有大城市的「優質」房產,因為具備房市中稀缺產品的特性,除了它基本的居住屬性之外,還有投資和金融屬性,自然也就成為避險資產的最佳選擇。
 
4. 筆者的資產配置建議
 
若已經擁有房地產,筆者建議民眾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財富轉移到理財產品、金融產品、或選擇一些境外投資品種,分散投資,降低房產價格波動和投資組合的風險。
 
現階段,好的資產配置要做到以下三點:
 
(1) 降低儲蓄的比例
即減持現金、定存,只留3~5個月的日常開支做緊急救難金即可。
 
(2) 股票的配置宜多元化
即不宜做短期炒作。畢竟普通人缺乏足夠的資源(團隊、專業、時間、和資訊)去做及時的研判,以致在操作上總是落後専業的法人之後,結果很自然的成為被收割的韮菜。因此不如改持 ETF (股票指數基金組合)做長期投資。
 
(3) 資產的配置元素應多元化
調查顯示,先進國家高淨值居民的資產配置,大致會把7~8成的資産放在股票、債券等金融商品上,放在不動產、現金上面的比例通常不到2成;而華人地區的台灣及大陸,房產則會佔到資産的5成,只有2成在金融商品上。
 
筆者的建議則是依你個人的情況而定,金融資產的投資要更專業的知識,和更多的時間投入,對於金融投資市場中參與者,有兩點個人的心得分享一下:
 
第一個,是獨立決策,如果做不到,半懂不懂,只會跟風,那麼不宜介入。
像投資股票,要學會真正的價值投資,包括了解產業動態、趨勢、和未來發展,像同樣的本益比,卻會因為所處產業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因應此種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估值,而企業位居產業內的地位,也會影響估值,因此各不同企業、不同産業的估值、現金植利率也都是判斷每種股票股價的衡量標準。
 
第二個,看明白所有的理財課程和所謂的推薦股票,都是不可靠的,沒有自己的投資決策邏輯,賭場永遠不缺對自己的運氣有迷戀的賭徒。
 
要學會真正的價值投資,包括了解產業動態、趨勢、和未來發展,像同樣的本益比,卻會因為所處產業的不同(受景氣循環的影響程度、未來成長的空間和潛力)而大不相同,因應此種不同,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估值,而企業位居產業內的地位,也會影響估值,因此各不同企業、不同産業的估值、現金殖利率也都是判斷每種股票股價的衡量標準。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