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貸款正式破兆 恐對銀行獲利產生壓力

2020/06/19 10:20
聯合報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4個月,銀行辦理紓困貸款18日正式破兆,加上國際金融情勢劇烈變化,金管會提前要求全體36家國銀進行壓力測試。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8日召開端午記者會並公布結果,紓困措施後國銀整體平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下降,預估銀行業獲利降低,但仍在銀行承受範圍。
 
銀行局表示,每年銀行都會進行壓力測試,一般是在6月底完成,這次因應疫情與紓困措施,要求銀行提前在5月進行,是銀行自行擬定情境,包括我國、美國、歐元區、中國及日本經濟成長率下滑、國內失業率上升與房價下跌等所導致信用風險增加,債券、股票、外匯及商品市場波動加劇等可能增加的損失,及存放款利差縮減與手續費收入減少等對銀行獲利情形影響。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8日召開端午記者會,公布全體銀行壓力測試結果。記者戴瑞瑤/攝影。
 
黃天牧表示,這次考慮到紓困措施,特別要銀行算出有紓困措施跟沒紓困措施對銀行的影響,測試結果顯示,銀行採行紓困措施後,整體平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均較採行紓困措施前低,約低0.14及0.08個百分點。
 
黃天牧指出,政府實施紓困措施,有助於減緩現階段借戶的違約率及預期信用損失金額,雖有利於資產品質維持,但受到低利率及央行降息一碼,「特別是公股配合加碼降息,影響銀行獲利,就會顯現在淨值裡」,利息淨收益減少及暴險金額增加,對銀行獲利產生一定程度壓力,但仍在銀行可承受範圍。
 
此外,因銀行辦理紓困貸款金額今正式破兆,但官員指出,因為國內疫情趨緩,紓困貸款近期增加速度有稍微下降,但總體金額仍在增加中。金管會今也要求全體銀行對辦理紓困振興貸款績優分行及行員給予「具體」獎勵,黃天牧表示,這是一個宣示,各銀行要自己提報,例如加薪等實質獎勵。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