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地買賣 價差高達45倍

2014/06/15 09:51

記者謝璦竹/綜合報導

■大陸經濟長期依賴投資驅動,而投資又依賴房地產市場。這種經濟增長模式背後,是政府對農民的壓榨:低價買地、高價賣地,兩者的價差竟達到45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彥斌表示,大陸地方政府壟斷了徵地權,農民沒有土地處置權,地方政府在徵地過程中對農民權益的保護和補償嚴重不足,導致居民基於所承包土地而獲得的收入偏低。陳彥斌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劍平和田晨光的調查稱,失地農民平均得到的補償款是每畝1.7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地方政府出讓被徵土地的平均價格卻高達77.8萬元。

大陸政府買地與賣地的價差,高達45倍!陳彥斌在「經濟體制改革論壇」上發表題為「要素市場改革的經濟學邏輯」的演講,演講中他指出,大陸政府憑借其在土地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向企業提供大量廉價工業用地,極大地鼓舞了企業的投資熱情。大陸的土地市場是高度扭曲的。

另方面,透過把商業用地價格和住宅用地價格推向高位,以獲取巨額賣地收入。統計顯示,2013年全大陸土地出讓收入總金額高達4.13兆元,土地出讓金佔全大陸財政收入的比重為32%,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更是高達60%。為招商引資壓低地價由於徵地成本低,加上地方政府之間為了招商引資而存在激烈的競爭,壓低了地價,導致工業用地的價格一直處於極低水平。

2000至2011年,工業用地每平方公尺單價僅僅從每平方公尺451元人民幣(下同)漲到807元,只上漲了1.8倍而已,期間,2012年和2013年工業用地價格甚至分別降到670元和700元。同期間,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價格則分別大漲4.5倍和6.7倍。這兩個方面分別有效地刺激了房地產投資和工業投資。

不只土地,資本市場也同樣受到扭曲。大陸利率管制政策壓低了貸款利率,降低了資金成本。陳彥斌指出,根據經濟增長理論和國際經驗推算,1980至2010年間,大陸實際GDP增長率為10%,理論上的實際貸款利率應該在7%左右,然而利率管制之下的一年期實際貸款利率平均只有2%而已。

相比之下,同期德國實際貸款利率則超過了8%,美國、加拿大和法國都在5%左右,日本和英國實際貸款利率也達到了大陸的兩倍左右,而且這些國家實際貸款利率都遠高於經濟增速。勞動力價格同樣扭曲其他生產要素市場同樣受到嚴重扭曲。就勞動市場而言,大陸低工資政策和戶籍管制制度大幅壓低了勞動力價格。

以製造業工人工資為例,大陸工人的工資水平不僅大大低於美國、日本和OECD國家,即便是與其他東亞國家以及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相比也明顯偏低。2002年大陸製造業工人平均每小時工資只有0.6美元,這僅相當於美國製造業工人平均每小時工資的2.2%,也只有東亞(日本除外)國家工資平均水平的6.7%而已。

此後,隨著市場調節力量的進一步加強和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大陸的勞動力成本有所提高,但是直到2010年,大陸製造業小時工資也只有美國的5.7%和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7%而已。就資源市場而言,大陸壓低了企業所應承擔的資源成本,刺激企業擴大投資。

就水的價格而言,國際水務情報局201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陸25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價每立方公尺為0.46美元,而國際平均水價則是2.03美元,是大陸的4.4倍。

就電的價格而言,在發電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的過程中,電價卻一直維持在低水平,2007年大陸工業用電的價格是每千瓦時0.068美元,相當於OECD國家工業用電價格的72%,更是顯著低於日本(0.12美元)和英國(0.13美元)工業用電的價格。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