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破兆 究竟是「合理」還是「泡沫」?
2018/08/04 09:41
聯合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蘋果二日股價觸擊二○七點○五美元,達成首家美國上市企業市值達到一兆美元的里程碑,雖然有些投資人可能擔心蘋果未來泡沫化,但從其不斷改善的基本面來看,其估值距離盡頭還很遙遠。
CNBC報導,蘋果股價目前只是分析師預估其未來十二個月盈餘的十五點七倍,不及標普五百指數的預期本益比是十六點五倍。在網路泡沫時期,大型科技股的本益比更高,微軟二○○○年時的本益比是五十九倍,思科一七九倍,英特爾一二六倍,甲骨文八十七倍。
賈伯斯創立的美國科技業巨擘蘋果公司,二日市值正式突破一兆美元大關。(聯合報)
在華爾街有「估值長老」之稱的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達莫達蘭(Aswath Damodaran)表示,蘋果目前仍處於「合理估值」,且本益比也並不高。
蘋果股價的紀錄新高,凸顯了美國經濟是如何被一小群巨大公司所掌控,蘋果、亞馬遜、臉書和Google已為美國股市帶來九年的上漲行情,是自二○○○年來第二長的漲勢。
但經濟學家們也開始研究這些所謂「超級巨星」企業的崛起,是否導致美國的薪資成長低迷、中產階級沒落,和收入不均擴大。這些超級企業所能行使的廣大社會政治影響力已讓部分國會議員要求對其做出更多監管。
目前蘋果不斷增加的股東資本報酬也幫助拉抬股價。蘋果今年已透過庫藏股和股息每季回饋股東約二百五十億美元,是去年一百一十億美元的逾兩倍。買進庫藏股將降低蘋果在外流通股數,拉高每股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