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剉冰檢出「沙門氏菌」 毒物權威:這樣吃才安全

2023/07/18 09:55
聯合報記者鄒尚謙/綜合報導
 
高雄市知名剉冰店傳出民眾食物中毒事件,後續遭衛生局檢出沙門氏菌陽性。毒物醫師表示,沙門氏菌常見於蛋、肉類製品中,對長者、幼兒來說非常危險,嚴重將導致「敗血症」發生,建議便當、冰品、手搖杯等食物,不宜放在室溫超過一小時,在7°C至60°C「危險溫度帶」環境中,細菌非常容易孳生。
 
日前有高雄市民眾日前到知名剉冰店買剉冰,家人集體食用後,13人有11人腸胃不適,最嚴重的出現血便,還有小孩疑似發生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高市衛生局初步檢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未超標)、大腸桿菌,但在3名廚工、住院患者體內都檢出沙門氏桿菌陽性反應,目前已勒令停歇業並裁處6萬元。
 

 

 

林金富表示,近來天氣炎熱,微生物相當容易生長,餐飲業者應注意食材的儲存環境衛生狀況。記者許正宏/攝影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沙門氏菌屬於革蘭氏陰性細菌,通常在蛋、肉製品上較容易孳生,不常在冰品中驗出,也因此生蛋、生肉務必要烹飪完全再食用,冰品中的沙門氏菌應儘速調查釐清來源。
 
顏宗海表示,一般民眾若吃到微生物汙染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燒,多數人服藥後可康復。但免疫力不好的族群,像是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者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嚴重的腸胃炎可能會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
 
顏宗海表示,諸多細菌在7°C至60°C的環境下皆可孳生繁殖,醫學上稱之為「危險溫度帶」,食物保存在低於7°C可抑制微生物生長,加熱高於70°C則可以徹底殺菌。
 
「食物不要放在室溫超過一個小時。」顏宗海建議,室內溫度約20多度,室外溫度則在30度上下,都處於危險溫度帶內,買了冰品儘速吃完,手搖杯則不宜放在辦公桌上慢慢飲用,便當要在一個小時內吃完,若工作過於繁忙,可先放置冰箱存放,4度的溫度可避免細菌生長。
 
顏宗海也提醒四大措施,讓民眾預防食物中毒:
 
一、徹底清潔:微生物存在廚房各角落,準備食物前中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餐具、砧板和檯面等。
 
二、生熟分開:生、熟食砧板分開,同時避免靠在一起存放。
 
三、加熱完全:食物徹底煮熟,徹底殺菌。
 
四、冷藏保存:熟食1至2小時內食用完畢,吃不完盡快冷藏。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則表示,近來天氣炎熱,微生物相當容易生長,餐飲業者應注意食材的儲存環境衛生狀況,調製人員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若手已遭汙染,不可再調理食品,應充分清潔後再進行;上游廠商的水質也需要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否則冰品、沙拉、飲品都容易孳生大腸桿菌群,務必特別注意。
 
食藥署則說,沙門氏菌潛伏期約6至72小時,平均為18至36小時。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在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在1%以下。一般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免疫低下族群,或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患者,則應採行抗生素治療,避免發生移轉性感染。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