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苑VS.永春案 居住正義?政治操作?
2016/08/28 09:24
記者陳芃、陳燕珩、張立勳/台北報導
2012年3月底,在警察抬走上百位聲援群眾後,北市文林苑都更案拒遷戶王家遭拆除,轟動社會;2016年7月初,永春都更案建商拆掉最後一戶不同意戶王家,過程未遭遇任何抗爭。
民眾對於文林苑與永春都更案反應大不同。(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有議員認為,顯然反對團體是看執政者色彩決定抗議力道;也有人說,民眾已看穿這些人是為私利反對居住正義。
國民黨議員王鴻薇說,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發生過汀洲路龍腦戶和永春案強拆事件,卻沒有太多民間團體抗議,命運與前市長郝龍斌大不同,顯然各團體會看政治人物色彩決定抗議力道。國民黨議員徐弘庭也認為,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投機份子把文林苑案當成操作工具,一旦政治目的達成,擁護的價值也跟著消失。
都發局長林洲民說,永春案是實施者根據拆除執照執行,事前市府也召開2次專案會議,不同意戶對分配比例、數字的看法,明顯無法獲得同意戶和實施者認同。
而文林苑案拆屋的其實也是建商,只是警察在協助維護秩序上有些擦槍走火,算是「技術失控」。至於未來都更案再碰到拒遷戶抗爭,要怎麼處理讓事情圓滿落幕?
都發局長林洲民說,公辦都更案會公開權利分配方式,就有一線成功希望;若是民辦都更,則可沿用永春案模式,組成專案小組討論,讓各方敘述己見,小組裡也有財務等背景的專家學者,能清楚判斷合理性。
不過,文林苑案的確重創了台灣都更,此案讓大眾對都更留下負面印象,建商被質疑、公務員也不敢做事;如今再加上新制房屋稅導致都更戶房屋稅可能暴增,影響民眾意願,要提振都更士氣難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