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吹出日本的老舊
工商時報駐日特派員黃菁菁/東京報導
人類再怎麼做好防災準備都抵不過無情天災的摧毀力。法西颱風9日侵襲關東所造成的災難,雖沒有311東日本大地震嚴重,卻凸顯出日本基礎建設老舊及高齡化社會的隱憂。
■Widespread power outages near Tokyo after a powerful typhoon once again exposed the vulnerability of Japan’s aging infrastructure.
颱風吹出日本的老舊。記者黃菁菁攝影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估算,以千葉縣為主的法西颱風災區共有2千支電線桿傾倒,房總半島南部的瞬間最大風速超過52公尺,比去年侵襲大阪的燕子颱風還要大,許多災民都提到,當時房子被暴風撞擊得就像地震般地搖晃。
據千葉縣政府統計,縣內房屋全倒的19棟,部分受損的有6,171棟,還有淹水的80棟。但據產經新聞的採訪調查,至少有2萬戶住宅受害。由於該縣是農漁業大縣,估計這次颱風造成的農林水產業災損高達267億3,500萬日圓(約台幣77億4,780萬元),創史上新高。
災情嚴重 東電難應付
東京電力公司在颱風隔天宣布送電設施11日可全面修復,11日又改口13日後可全面復電,但13日晚間卻說預估27日才能大致恢復供電。
東電三度修正恢復供電預測的理由是,這次颱風規模超乎預想。千葉房總半島的送電網大多設在森林密布的山區,到處是傾倒巨木,巨木不僅破壞了送電線還阻斷道路,東電自身沒有處理倒木的能力,使得搶修困難,後來政府出動上萬自衛隊員助砍樹,才加快搶修速度。
專家指出,東電在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時也一樣,還未能實際詳細掌握災情,便過於樂觀地宣布受災狀況,這都是為了想滿足用戶希望早日恢復供電的期待心理,但結果只會更延誤救災。
這次受損的送電設施、道路等多建於1970年代,歷經半世紀也到了該汰舊換新的時期。
由日本各電力公司組成電力廣域營運推進機構指出,2015年底統計,全日本25萬座送電鐵塔中,2000年代設置的約1千座,1970年代約6千~8千座。東京電力管區內的鐵塔平均使用年數為42年,老朽化嚴重。若以現在汰換的速度,光更新鐵塔就必須花250年左右。
有專家建議地震、颱風多的日本應推動電線地下化以減少受害。國交省也在推動至2020年度的三年之內,要完成以災害緊急運輸道路等為優先的2,400公里電線地下化計畫,經過這次風災的教訓,也要開始認真討論電線地下化的課題。然而電力廣域營運推進機構指出,修復電線桿的費用每公里約2千萬~3千萬日圓,但地下化則每公里高達4億~5億日圓(約台幣1.15億~1.44億元),且工期通常要六至七年。
東電控股在311震災後陷入經營危機,後來是靠壓低設備投資確保了收益。東電1991年花在送電設備等的經費高達9千億日圓,到2015年已減少八成,僅2千億日圓。日本政府推動電力自由化,使電力公司更加壓低更新設備的投資。不僅是電力設施,日本的基礎建設、設施老舊問題還顯現在道路、路橋、港灣、隧道等。國土交通省估算,今後30年更新基礎建設、設施的費用最高達195兆日圓(約台幣56.5兆元)。日本政府的負債達1千兆日圓,財政問題嚴竣,加上少子高齡化對策使社會保障費膨脹,如何籌措財源來投資基礎建設,著實考驗執政者智慧。
高齡化、舊屋問題浮現
農村社會高齡化、傳統建築老朽問題也值得重視。這次許多民宅的屋瓦嚴重受損,有的房子整棟倒塌,有的殘破不堪。各地區公所救急地免費發放藍色塑膠布,但因當地工人少,許多年邁老人只好自己爬上屋頂,結果造成包括94歲老翁在內3人死亡、101人輕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