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輔法納管大限已過 全台估2,000家工廠未登記

2022/04/01 10:06
經濟日報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工廠管理輔導法》納管大限已過,經濟部中部辦公室31日表示,目前掌握最新的未納管工廠數量約2,000件,但因地方政府仍需要再盤查,最精確數字還有待釐清。另外,中辦也宣布1,667座優先查處的疑似未登記工廠,會交由地方政府優先調查。
 
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農地工廠困擾幾十年。工輔法經大修後,廠商都邁向合法化輔導,沒有申請納管應要依法查處。他說,申請納管家數近期爆量,從過去每周約四、五百件呈倍數成長約一、二千件,甚至在3月21日最後一天截止日創下4,000多件高峰。
經濟部依「工輔法」交付地方政府優先查處疑似新增未登記工廠,統計至2022年12月,含非屬工廠已完成斷水斷電超過150家。不過未登記工廠共4萬家當中,仍有近半數尚未登記納管,經濟部中辦呼籲,在2023年3月19日之前,應盡速登記。圖/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提供
郭坤明強調,目前工廠管理輔導法及相關子法皆已完備,各地方政府執行輔導相關作業有法源依據,每年也有穩定經費來源,納管輔導金及營運管理金共有24億元,其中最多是台中市6億元、彰化縣5.5億元、高雄市2.8億元。
 
統計全台約有4.5萬家未登記工廠,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3萬家申請納管、7,392家取得特登、47家已合法。未登記工廠若要合法化,必須按照進度一步一步走,否則將喪失資格,面臨勒令停工或斷水斷電或拆除。
 
據中辦統計,自2020年建立斷水斷電標準作業程序,交付地方政府執行,經濟部將逐案追蹤並每月公開各地方政府執行進度;目前已處分167家勒令停工,停止供電供水或拆除210家。
 
郭坤明也提到,針對縣市政府提出的都市計畫變更及區段徵收計畫,因牽涉到後續地上物拆遷補償計畫,經濟部有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央專案申請,並提出相關範圍及工廠清冊,就可以不適用工輔法。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