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加水庫 分工防澇

2015/07/26 15:44

孫振義/政大地政系副教授(台北市)

廿三日午後的暴雨,一小時內的傾盆大雨讓台北部分地區成了水鄉澤國。在極端氣候趨勢下,世界各地城市飽受澇災之際,轉化舊有的城市規畫觀念勢在必行。

大台北地區遭逢暴雨,面臨嚴重「淹水」問題。(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在固有城市規畫思維中,往往過分依賴排水系統,整座城市就像一塊石頭般,地表保水能力極差。爾後,鑑於瞬時雨量的增大、地下水補充量不足、都市氣候環境不良、綠建築推動…等考量,政府遂開始提倡透水鋪面、裸露地及綠地留設,推動象徵土地能夠吸水的「海綿城市」概念。

然而,為了抵抗豪大雨的衝擊,城市不但需要有如海綿般地吸水能力,更需要配合如水庫般的容量,在完整的責任區劃與分工下,才能夠讓城市淹水的風險降至最低。

首先須劃分暴雨水量吸納的責任區塊,才能叫政府部門與民眾各司其職。亦即,一方面須讓每一塊建築基地,在開發時就能確保其應有的「保水量」,另一方面則要政府負責控管未開發區域及公共區域(如道路)之雨水。只要公私部門妥善負責,城市淹水風險就能降低。

在公共空間中,公部門可以運用雨水收集系統、蓄水窪地貯集滲透、滯洪水池、城市綠地保水滲透、廣場貯集滲透…等手法,積極地控管雨水逕流量、降低雨水下水道與河川之排水負荷。其所轄之公園、綠地、廣場、分隔島、人行道綠帶…等區域,亦可透過大量的設置蓄水窪地、貯集滲透設施,讓暴雨量被暫時貯集在城市中各個小水庫中。這些看似淺小的雨水窪蓄區,可促使雨水隨時間逐漸滲透到地下,或部分蒸發,達到舒緩河川及雨水下水道的負荷量目標,同時發揮補充地下水之功效,一舉數得。

至於私部門區域,除了上述公共空間能夠採用之保水、貯集、滲透手法外,更須被規範設置足量的雨水利用設施,據以將寶貴的水資源留在基地中運用。可行的方式是利用建築物之基礎儲水,例如:在相對於基地面積三○%之地下室筏式基礎空間中,強制留設至少二公尺深的雨水儲存空間,便是意味著此基地擁有六○○毫米的雨量吸納能力。若拿來應付日降雨量五○○毫米的暴雨,對於這些分散於城市各建築物中的小水庫而言,顯得綽綽有餘!

抑制淹水不能再僅是政府的問題,應將責任分工出去,為抵抗越來越極端的降雨型態,海綿城市結合城市水庫概念,全世界都在實踐!

此種利人利己的措施,推廣事不宜遲。其不但可健全城市水循環系統,亦可讓過去看似經濟效益不高的雨水利用設施,多了滯洪功效,若再算上抵銷昂貴之雨水下水道系統的帳,絕對是值得且划算的投資。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