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焚化廠BOT合約 議員籲保彈性

2021/04/22 10:03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蔡孟妤/高雄報導
 
高雄4座焚化廠年處理垃圾量約130萬噸,市議員郭建盟去年10月質詢要求市府擬定「高雄垃圾焚化廠需求評估報告」,市長陳其邁允諾今年開議前提出高雄垃圾處理政策白皮書,迄今難產。郭昨天質詢時表示,高雄一年約有35萬噸垃圾減量空間,要求市府制定焚化廠委外營運或轉型合約,應思考垃圾減量趨勢,否則20年合約一定案,將影響世代子孫。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高雄垃圾處理政策白皮書尚在研擬中,垃圾處理總量是否下修,須仔細評估,高雄有產業園區、科技園區正籌設中,廢棄物可能增加,ROT、BOT合約處理量將做整體評估。
 
高雄4座焚化廠年處理垃圾量約130萬噸。圖/聯合資料照
 
高雄4座焚化廠處理量分別是仁武廠42萬噸、南區廠40萬噸、岡山廠37萬噸、中區廠24萬噸,南區廠預計今年底完成BOT簽約,南區新廠完成後,中區廠將除役,可能會轉型為垃圾轉運站、廚餘處理廠或生質能廠。
 
對於垃圾減量,郭建盟也提出解方,他建議,透過減燒外縣市垃圾,一年可望減12萬噸,廚餘回收減量一年可減5.72萬噸,人均非資源垃圾產量方面,減量空間是17.76萬噸,估算出高雄垃圾減量一年是35.48萬噸。
 
郭解釋說,根據近3年數據,新北市民產出的非資源垃圾量每天平均0.41公斤,高雄0.59公斤,以新北為目標,乘以高雄約276萬人,減量目標是17.76萬噸。
 
郭提醒環保局,應將垃圾減量趨勢納入焚化廠BOT合約內,保有一些彈性,包含外縣市垃圾處理減量、廚餘堆肥餵豬再利用、非資源垃圾減量等短中長期政策,都要納入施政計畫。
 
郭直言,垃圾處理保證量若訂得太高,將犧牲市民健康搶找垃圾來燒,才會曾發生新北市事業廢棄物遠送高雄處理等情形,合約要保持彈性,否則最大受害者將是高雄市民。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