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長鳥籠」建案怪象多 學者:政府應做更好的整合

2020/07/09 17:06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
 
內政部於今(2020)年初表示,經過統計,國內申請危老重建案的面積,約有51.83%都是在400平方公尺(121坪)以下,已超過半數,且小面積建築基地的案件數,有愈來愈多的情形。專家就指出,以台北市來說,因寸土寸金,若土地整合不順,建商不願再等下去,於是就出現不少瘦長的「鳥籠建案」,形成都市景觀怪象。
 
國內房價高漲,尤其北市屬於高房價區,土地相當珍貴,不少建商會買下較小基地,再與隔鄰住戶以合建方式做整合,但許多地主與住戶意見不一,整合並不容易,因此建商就以小基地規劃建案,形成特殊景象。
 
台北市「鳥籠建案」的都市景觀怪象。圖/google map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北市不少小基地建案,不到100坪,有5、60坪,甚至還有30多坪的;舉一個最著名例子,北市麗水街與潮州街交叉路口的精華地段,位處大安區,數年前建商推出「麗水翫」公開銷售,但乏人問津而再改名「臻橡園」,基地才31坪多,共建7層樓、地下一層,機械車位設計,公設比高達40%。
 
莊孟翰表示,該建案為一層一戶,每戶坪數約26至27坪,扣除公設後,實際面積相當小,僅10多坪,空間非常小,生活機能不夠,且單價100多萬,每戶含車位價格超過3千萬,年輕人無法負擔,有錢人多數也不會購買此類產品。此建案因基地狹小、整體設計不佳,銷售狀況不好,最後淪為法拍。
 
莊孟翰說,上述這案例雖然位處精華地段,但因基地面積太小、室內實際使用空間也很小,仍無法受到市場青睞,其實滿可惜的。他指出,包括大安區、中正區、信義區都有類似的鳥籠建案,要避免這樣的瘦長基地奇特市區現象,政府必須在都市更新、都市計畫、土地、危老改建…等部分做更好的整合,提升整體建物安全與市容。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