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好房網雜誌 2014.May
評論數

財務、住宅規畫好 退休生活煩惱少

撰文─許侑淋、江瑞庭、林世傑、程品璿、張菡尹

攝影─江瑞庭、吳東峻、趙忠彥、曾信耀

部分圖片─Dreamstime、《好房》資料庫

台灣的人口問題除了人口老化,還有少子化,交互作用下,讓「老無所養」的風險增加,因此如何趁早準備退休生活,避免造成下一代負擔,已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課題。想要確保自己的銀髮生活品質能更好,解題關鍵就在於善用投資工具、做好理財規畫,以及挑選有完善社會福利與軟、硬體資源的地區做為退休基地!

退休 住宅

近年來台灣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多子多孫多福 氣」的觀念式微,家庭子女數普遍不超過2個,甚至不生小孩的頂客族也越來越多。同時就業環境又落入「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窘境中,家中子女連養活自己都不容易,遑論扶養長輩,傳統養兒防老的功能性逐漸喪失,也使得退休生活的品質面臨考驗,因此,提早規畫退休生活與財務,已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課題。

準備退休金 多管齊下、長期投資

事實上,近期在施羅德投資的2014年投資調查中,有高達58%的台灣人為退休金準備而投資,比例遠高於全球的46%與亞洲的39%,不難看出台灣人對退休生活規畫的積極度。然而,實際上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因為調查也指出,現在有投資在退休金的台灣人僅有23%,雖比2013年成長了3%,但對比全球的44%與亞洲的36%,行動力明顯不足;再者,台灣受訪者的平均年齡是41.9歲,但平均投資持有期間卻只有2.9年,相較於距離退休的年紀,準備時間也是遠遠落後。

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風險管理與保險教育推廣入口網站中顯示,如果一位40歲上班族,60歲退休,80歲往生,同時第一年的生活開銷為80萬元,在投報率6%、生活費用成長率5%下,根據算式,需要準備的退休金為1,381萬元,平均起來,到退休前的20年間,每年需存下約69萬元才行,上班族只靠薪水收入恐怕難以達成,因此該網站同時推薦包括如定存存款、債券、股票、共同基金、保險、年金等多種準備退休金的工具,並認為年金保險的風險低、利率比儲蓄存款還高,並於約定期間內,有約定的年金金額可領取,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無須擔憂因為活得比預期久而面臨退休金不足的問題。

當然,光靠年金並無法負擔全部的退休支出,全球人壽行銷長暨副總經理李正偉曾表示,退休規畫的重點不應在於追求極大的投資報酬表現,而應著重於終身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他認為「放對地方」、「選對工具」最重要。有些投資工具的投報率高,風險也 高,如何做好穩健的投資布局,其實正考驗著每個人的理財智慧。

養房防老新觀念 安居養老挑好屋

這年頭「養兒房老」不一定有用,許多地產專家建 議,不妨考慮「養房防老」!這其實倒不失為一個好策略,因為根據最新一季的永慶房產趨勢前瞻報告,房地產已經連續9季蟬聯最適宜投資工具,同時在其他房仲同業的調查中,更已經是連續保有21季的最抗跌保值商品。不僅如此,就算非收益型產品,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還是建議年輕人應該積極進場買房,他所持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房地產易漲難跌,與其租屋、不如買屋,因為你買一間房子,極可能在住了20年後,會發現房屋價值大幅增加,即使扣除長年以來的利息、稅金與買賣房屋手續支出後,等同白住20年還多賺到錢,退休後賣掉市區小坪數房屋變現,再到郊區買大坪數退休宅,不只空間變大,手上也有筆靈活現金可運用,會相對輕鬆。

另外,由於現在年輕人多習慣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與其與退休父母同住,更願意住在附近,因此有業者建議,當年輕人成家後,不妨考慮一大屋換兩小屋的轉換方式,這樣就有將第二間房出租的空間,藉此換取更穩定的退休收入,而銀髮族在換屋時,也可以考慮從老舊公寓換到電梯大樓居住,免去爬樓梯的負擔,增加生活便利性。

由於高齡社會的走勢明顯,因此像是基隆、桃園、新竹、南投、雲林、嘉義、台南、宜蘭、金門等縣市都紛紛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計畫,提供涵蓋硬體設施的「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交通運輸」、「住宅」,以及軟體部分的「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與健康服務」等8大面向的軟硬體配套。透過高齡友善城市的推動,讓高齡者保持活躍,讓他們「老有所為」,退而不休;「老有所養」,提供高齡者在各方面都有安全感、安定感的社經環境;「健康老化」,縮短高齡者失智、失能的期程,延長其健康的生命;以及「在地老化」,形塑適合高齡者安居養老的環境。

換言之,高齡者不再是一群等待被照顧的人,縱然退休了,仍然可以保持生命的活躍,貢獻一己之長,讓原本被照顧者變成可照顧人,老人可以照顧更老的人,除了能提升高齡者身心靈的健康外,更進而減輕社會、經濟、醫療環境等各面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