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道盡香港悲哀... 紐時:癥結在經濟
聯合晚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有居民740萬人的香港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平等的地方。在引爆大型示威運動的政治憤怒情緒之下,是對他們自身經濟前途的深層焦慮,擔憂未來會變得更糟。
在香港,租紐約、倫敦、舊金山公寓一半大小的房間,付的租金卻更高。香港每五個人幾乎就有一個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最低薪資每小時4.82美元(約台幣151元)。
紐約時報報導,在引爆大型示威運動的政治憤怒情緒之下,香港人對他們自身經濟前途有深層焦慮。如圖約3公尺長、1.83公尺寬的房間裡,可能要擠上一家三口。翻攝紐時
現年55歲、大專畢的肯尼斯梁加入反送中示威,他說:「我們以為也許教育程度高,收入就會比較好。但在香港,過去20年間,大學畢業也沒能賺到更多錢。」肯尼斯梁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感到生氣:他擔任保全,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6天,時薪5.75美元(約台幣180元)。
香港有21萬人住在非法隔間的「鳥籠房」公寓,肯尼斯梁是其中之一。
他的房間大概是100平方呎(約2.8坪),在香港相對來說還算寬敞,但是扣掉餐費和生活費後,他有時會湊不出512美元(約台幣1.6萬元)租金。
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幾乎是50年來最大,嚴重程度在全球排名居前。這裡有全球最長工時、最高房租。薪資漲幅跟不上房租上漲速度。房價中位數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高出20倍以上。
批評者說,政府政策偏向房地產開發,讓問題惡化。他們指責港府靠賣地給地產開發商賺錢,未努力設法興建平價住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說:「許多年輕人覺得經濟和政治都沒有出路,這是他們感覺沮喪且對維持現狀生氣的背景。」
由於權力現在掌握在菁英階層的既得利益者手上,許多示威者主張,直選行政長官和全部議員可以讓他們對重要經濟事務有更大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