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到心慌慌!他驚覺預售屋蓋在「土壤液化區」 要3條件才有「安全疑慮」

2022/09/22 13:00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自918台東大地震後,至今餘震不斷,引發民眾對居住安全的疑慮與恐慌,近日一名網友表示,剛下訂10萬元購買預售屋,事後回家做功課,竟然發現位在土壤液化高風險地帶上,因此擔憂房屋安全性。
 
網友看到貼文後紛紛回應,「別想太多,全台北市土壤液化都嚴重」、「土壤液化區只是參考數值之一」、「通常土壤液化區,地點都很好」、「土壤液化歸土壤液化,建築本身打樁要夠深」、「新建案都有考量地基要夠深,不然不會發建照的」。
 
網友驚覺購買的預售屋位在「土壤液化區」高風險地帶。示意圖/pexels
 
對此,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曾表示,基本上在921地震之後,也就是1999年9月21日之後設計興建的建築,都已考量到土壤液化問題,針對其訂定相關法規、建築技術也更強化,可以達到抗液化的安全性,因此大眾不用過於擔心。
 
戴雲發指出,土壤液化高潛勢區並非不能蓋房子,因為土壤就算發生液化,也可以透過提高砂土層「抗液化」能力的灌漿及重建基腳,再回填土壤或灌漿等頂升工法,或透過都更、房屋健檢等方式,改善房屋的耐震程度。
 
比如一棟新建建築地下室,開挖超過20公尺就不會有液化問題;如果是在輕、中度液化地區,若把連續壁加深設計施作,可圍束住基礎下方之砂土,也可以達到改善土壤液化問題的效果;若是在較嚴重的土壤液化區域,除了加深連續壁設計施作之外,也可在基礎下方施作土壤改良或基樁,確保建物安全。
 
經濟部也說明,觸發土壤液化的條件包括:強烈的地震、高地下水位及厚層砂質土層,這三項條件必須同時存在才會發生災變。然而以上三項條件就算是都成立,只要建物打設基樁數量、尺寸與長度足夠,一旦地震發生土壤液化現象,房屋因有基樁承載重量,不致於下陷或傾斜。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