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 癌症死亡恐激增
2021/01/04 10:04
聯合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受疫情影響,去年就醫人次大減,與前一年相較,至少降低2千萬人次,其中以消化內科健保給付點數減少最多,第一季、第二季分別下降14%、20.8%,降幅位居第一名,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警告,許多該回診做內視鏡檢查的民眾並未就醫,預估少篩1千個大腸癌病人,台灣防疫成功,但未來恐與美國一樣面臨疫情後癌症死亡增加人數等慘況。
統計發現,去年各科別健保點數出現明顯變化,以消化內科點數減少最多,與前年同期相較,去年前三季點數少12.5%,坐穩點數減少科別的第一名,其次為急診科和兒科,降幅約在10%。
防疫期間,就診人次銳減,許多病人未能定期回診受檢,腸胃科醫師擔心,未來大腸癌死亡人數恐明顯增加。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邱瀚模指出,去年內視鏡檢查的民眾明顯變少,包括上消化道、下消化道,還有超音波檢查,很多患者應回院例行檢查和追蹤,但因擔心疫情,而晚個幾個月,或是半年再回診。但延誤檢查,絕對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成效,衍生更多的醫療成本,這是即將發生、不容忽視的重大議題。
舉例來說,相較於前年,去年大腸癌篩檢就少發現1千個大腸癌病人,這些癌友在半年之後,病程就往後進展一期,再半年則又加兩期。邱瀚模擔心,台灣未來可能會面臨到疫情後癌症死亡增加的慘況,明明還有得救的大腸癌友患者,因延誤檢查,確診時已到晚期。
國健署去年六月時也發布過類似警訊,去年1至5月癌症篩檢人數比前年同期少兩成,篩檢為陽性的民眾回診率明顯降低,其中以大腸癌掉得最多,以往陽性個案有大約8成回診率。
邱瀚模說,美國新冠肺炎死亡數雖高,仍敵不過慢性病的死亡人數,因為許多慢性病患疏於回診,未能規律用藥,導致病情惡化,美國學者估,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導致2030年癌症死亡人數明顯增加,特別是大腸癌、乳癌等需常規篩檢病人,因延誤篩檢及治療,淋巴結等轉移,治療難度更高。
邱瀚模提醒,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陽性者務必回診,若有大顆息肉,半年就有一定比率將惡化成癌症,再拖個半年可能變二、三期,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