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資想漲? 開放心態與行動是關鍵
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院士/專文
近年來,台灣薪資水準停滯不前,究竟原因何在?關鍵在於第一,投資動能不足,致就業機會減少;第二,服務業以管制、規範為主,缺乏產業化思考,致規模小,無力創造高階人才需求,因此,薪水普遍偏低;第三,製造業的海外生產委託代工模式,利潤偏低致無法為員工加薪。
上述低薪原因歸根究底和開放心態、思維與行動的不足有絕大的關聯性,以下分別說明之。就吸引投資而言,台灣內需市場不大,又缺乏自由貿易協定(FTA)加持,無力扮演進入東協、大陸等大市場跳板的角色。再者,民粹抬頭,使台灣的自由化、產業化的措施,如自由經濟示範區、保險基金進入長照事業等,均胎死腹中或裹足不前。
而新的產業如物聯網、巨量資料、機器人等嶄新產業仍在萌芽之中,自然不易吸引外人及本地投資。由於缺乏投資動能,新科技、新商業模式的引進不足,高階人才需求少,高階的就業機會也自然付之闕如。在服務業的管制、規範上。
以醫療產業為例,醫療一直被視為福利事業,產業化的心態不足,動不動被冠上圖利財團,致國際醫療的推動遲遲未有進展。長照事業也因擔心財團化,影響在地老化的目標而裹足不前。最後,流於中小型、規模破碎,缺乏好的商業模式。金融業雖然近年來開放改革已有長足進展,但在公營行庫眾多,購合併緩慢,加上金融商品管制多,祇能眼睜睜地看著保險基金前往海外,而未能留在國內創造商機。
至於代工模式是否為台灣低薪的關鍵,見仁見智。但事實上,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例,在2005年時已達40%,2014年則為52.3%,十年來祇增加12%,意味一年祇增加外移1%左右,比重相當有限,代表這十年來該外移的已多數移了出去。
加上教育政策的改革不當,多數高中職畢業生選擇繼續接受專上教育,而未能投入製造行列,製造業乃呈現缺工狀態,即使提供高薪亦不易找到足夠的工人。因此,製造業外移海外生產並非近十年來台灣民眾低薪的主因。由此推斷,服務業才是近年來薪資缺乏漲升的主因。服務業產值占全國GDP的七成,就業人口也占了六成,但服務業除了少數公營服務業、特許經營的電信、金融業,以及有證照的醫師、會計師、律師之外,普遍薪資水準不高。
而服務業低薪背後原因在於規模小,無力進行大規模研發、人力投資,商業模式不夠精緻,高階人力需求自然不足的惡性循環。充分了解到台灣缺乏開放、國際化、產業化思維,使外人投資動能不足,服務業規模破碎化,才是台灣低薪的主因,我們必須對症下藥,加速開放、國際化、產業化的行動才能解決問題。在吸引投資動能上,洽簽FTA加速企業國際化布局,以及開放國內市場,解決服務業的管制,才能提供吸引國內外企業在台投資的誘因,進而貢獻就業機會及提升薪水漲升的空間。
在服務業的開放上,從擴大服務業的規模下手,透過觀光客的引進、FTA的簽署,使台灣的服務業藉由國際化、大型化、特色化,提升競爭優勢,進而打造更好的商業模式,衍生更高階的人力需求,台灣的年輕人才能真正擺脫低薪的困境。當然,開放不能沒有配套,有良好配套的生態系,讓各個族群均能受利,才能支持開放、國際化的布局。例如透過FTA的簽署,使台灣的優質商品及服務可以利用大陸、東協市場擴大經濟規模,衍生高階人才需求。
同時,透過人才在台灣的客製化訓練,使年輕人可以搭上國內企業國際化的列車,隨著國內企業海外投資而擔任儲備幹部、海外分店幹部,進而創造高階人力需求。這些人才外派後,定期回台受訓、渡假、消費,為國內消費注入活水。另一方面,盤點國內食材、原料、設備,提供國際化企業所需的後勤支援,進而帶動國內需求動能。
此外,政府亦可透過電子商務、海外購物平台將台灣的優質產品有計畫輸出大陸、東南亞,協助中小企業突破本土市場狹小的限制,並創造更大的市場與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