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再出發,文青新據點-台中審計新村
前身為台灣省政府眷舍之一的審計新村,在寂寥了多年後配合台中市府的「摘星青年、築夢台中」計畫,搖身一變成為青創基地。獨特的氛圍與空間感,吸引許多文青前往朝聖。
-
在省府時期,分別在南投與台中興建了五處宿舍用以安頓當時的員工。其中以審計處人員為主的就入住靠近現今勤美綠園道的審計新村。兩層樓四拼類似小透天的建築,比對周邊高聳入雲的電梯社區大樓,在繁華的現代化社會中更凸顯了幽靜風味。
890
-
面積只有0.52公頃的審計新村,當初居住於此的戶數已不可考,隨著精省之後,審計新村也免不了被廢棄的命運。就在建商覬覦這塊土地,並拆除其中一棟要蓋大樓後,由中興大學師生在此發起的小蝸牛市集開始活化當地,挽救了被鯨吞蠶食的命運。
361
-
就在今年的四月,台中市政府正式宣審計新村為台中新一波的文創基地,並積極導入相關文創產業,讓審計新村重新出發,成為文青到台中必報到的新景點。
754
-
早期的鐵窗形狀多變,而且可以以鐵窗花的複雜度來看出這間房子的主人富有程度,當然也可以看出製作鐵窗的師傅藝術與功力如何。進駐在審計新村的「布菈瑟Blossom鐵花窗生活設計」,就將早期鐵花窗的形狀與陶藝結合,成為新的文創商品。
1079
-
颱風外圍環流籠罩的清晨,漫步於審計新村中,隨處都可看到民國四十到五十年代的建築特色,例如窗戶部分一定都是木框窗,並搭配了有十字花紋的毛玻璃。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或許已經褪流行,但這樣的設計卻是兼顧了環保與採光、隱私的最佳作法。
994
-
審計新村的屋宅設計十分特別,在獨立中卻又有著共通的走道可以串門子。台中市府特別結合空橋與屋子二樓的走廊,打造出可以俯瞰審計新村的空中走廊。由高處往下看更能體會當時的生活氛圍。
1130
-
雖不是假日,因此這裡並沒有太多的遊客,反而可以不受打擾的細細品味審計新村的美。
527
-
木造的空中廊道可以讓遊客輕鬆俯瞰審計新村。就算是身障者也不用望著樓梯興嘆,搭乘電梯可以很輕鬆的抵達六米高的空中走廊盡情享受這份寧靜感。
627
-
維持舊況並重新賦予生命,是現在主流的文創作法。但總讓人不免擔心,在文創潮退燒後,這些屋子是否又會再度落入建商的手中,成為搖錢的工具?
718
-
審計新村一景。
942
-
木造的空中走廊有著與鋼構走廊所沒有的溫暖感。
811
-
早期的木質窗框與現代重新翻修後的窗框一眼就可看出差別。更不用說玻璃部分更是天差地般的遠。
1604
-
木質空中廊道一景。
622
-
對比周圍高聳的新式電梯大樓,審計新村能夠保留下來實屬難得。
1734
-
新村一景。
377
-
新村一景。
656
-
充滿人文特色的咖啡廳
553
-
新村中的小人物電影院播的不是熱鬧的院線片,而是以在地角度出發,透過拍攝記錄下人世間小人物的故事。
732
-
想當然爾,隨著入住的人越來越多,原本既有的空間絕對會捉襟見肘。因此違建是絕對會出現的產物。照片左下方一塊突出的白色小磁磚地,推估就是當時違建的遺跡;可能是浴室,也可能是廚房。
485
-
由農二代創辦的「大目農田」在審計新村內也有設櫃。大目農田標榜友善環境的植栽法,所生產的作物絕對天然。
666
-
比起後面較小空間的住宅,靠近民生路的屋宅室內面積較大,推估應為較高職位者所分配到的房舍。
405
-
時光往回推個三十年,類似眷村的格局有著化不開的人情味。
446
-
新村一景。
395
-
「布菈瑟Blossom鐵花窗生活設計」座落在審計新村的後排一樓,小小的門口卻散發了無限的創意氛圍。
940
-
進入店中迎面而來是業主由拆除工地搶救出來別具特色的鐵花窗。
464
-
由此格局可以看出當年的審計新村每一戶的面積並不大,頂多二十坪就算是大戶。但在民國六十年左右的那個時期,已經算是十分豪華的住宅。
357
-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已經在現代社會中幾近絕跡的鐵花窗以及別具特色十字花紋霧面玻璃。
505
-
在講求隱私的現代社會中,大都是用窗簾來隔絕外界的視線。但是在早期卻是用霧面玻璃來做隔絕,但卻不會擋住光線。如今這類型的玻璃大都走入歷史,家裡還有的人可要好好保存啊!
1076
-
布菈瑟Blossom鐵花窗生活設計的作品,看得出來是什麼嗎?答案是模擬鐵窗鐵條交界的樣子所做的陶筷架。
693
-
看似平凡的杯組,在杯底卻是做出了鐵花窗獨特的花紋。若杯子中倒入冰水,不久後在桌面就會留下鐵花窗的形狀,十分的有特色。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