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與今,路的故事-中山北路圓山老照片篇
由日治時代明仁皇太子參訪台灣開始,中山北路圓山段在歷史的舞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許多歷史事件的見證者。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更多的老照片,一起來回味一下這些故事。(好房網News整理報導)(照片來源/網路翻攝)
-
這是現在中山北路三段21號的樣子,與另外一張1957所拍攝的同角度畫面,可以發現建築物本體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最大的特徵就是牆面上的浮紋彫飾一模一樣。
1730
-
1957年中山北路三段21號的樣子。畫面左邊模糊的車影是軍方的大卡車,右邊黑色的黑頭車想必裡面的乘客不是高官就是有錢人。較為特別的是21號原址是一間酒吧。
2107
-
早期美軍協防司令部東營區的大門,可以看到門口站崗的是我國憲兵。根據在此服役的退伍憲兵回憶,能來這邊服勤的憲兵很多都會外文,因為要與美軍一起搭配站哨。
畫面稍遠一點可以看到台北電台的建物。更遠方還可以看到七星山一帶。
2435
-
這是當年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一員Tom Jones第一次來台準備降落時所拍到的畫面。畫中可以分辨出來中北路三段一帶在當年都是平房,中間的山頭則是劍潭山,再更後面更高的山就是陽明山七星山一帶。
劍潭山前的白色河流就是基隆河。
1833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西營區的樣子。
5446
-
假日休假美軍換上便服在營區附近留影。
1762
-
1970年的民族東路。當時還沒有新生高架道路(1983才通車),不過可以看到民族東路跨越1942年完成的「特一號水溝」(或稱崛川)道路抬高的樣子。
2047
-
這是圓山隧道往士林方向的角度(攝於1970年),旁邊是現在草木扶疏的圓山公園。
1926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西營區的側門,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大門口警衛是我國憲兵弟兄來執勤。
2033
-
1976年圓山飯店的樣子。
2282
-
大同公司附近中山北路三段往北方向拍過去的樣子。(大同公司在左邊)
3013
-
1970年(時間難以確定)的中山北路樣貌,牌樓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歡迎中非共和國卜卡薩閣下蒞臨(訪華)。
1905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西營區平面圖。
1777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東營區平面圖。
1766
-
當年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營區的樣子。
2545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東營區大門位置。
2033
-
由曾駐台美軍Imperial Hotel所拍到的美軍東營區樣貌。
2151
-
早期台北市英文版地圖,可以很清楚的辨識出來松山機場、北安路、Club63(現為AAC,美僑俱樂部)中山北路、民權東西路等路名。其中MAGG就是駐臺美軍顧問團。Officer's Club就是美軍軍官俱樂部;PX則是後勤補給單位。
靠近基隆河還可很清楚的辨識出來台北動物園以及兒童樂園的位置。
5230
-
由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東營區往西營區的方向拍攝。遠方山的左邊一座突起的傳統中式建築就是現在的護國禪寺。
2701
-
假日休假美軍換上便服在營區附近留影。
1824
-
當年中山北路沿線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酒吧。其中以CLUB LIN KOU較多在歷史檔案中提到,且提到的大都為士官兵,因此推估為士官兵專屬俱樂部。CLUB LIN KOU的位置就在林口圖書公司(現為敦煌書局)與大同大學之間。美軍當年在台北有六大俱樂部,提供美軍休閒使用。
2047
-
美軍協防臺灣防衛司令部(U.S. Taiwan Defense Command)的指揮中心。
2370
-
當年台灣神宮與鳥居。
2803
-
現在的海霸王同棟建築物以前是樂馬大飯店與喜相逢酒樓
6161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東營區空拍照。
3065
-
中山北路三段台北動物園門口往台北車站拍攝的角度。看到看板上的口號恐怕是現在年輕人難以想像的樣子。
3024
-
當年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的大門並不是在中山北路上,而是在濱江街上。
2285
-
現在同地點已經成為計程車休息區。
2497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東西營區整體的樣子與建築物分佈圖。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