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文青腳步玩台南,新化老街慢慢逛
清末民初到日治時期,台灣留下了不少具有特色的歷史建築,包括混合巴洛克與傳統中式風情屋宅、充滿和風的日式家屋等。現在就跟著文青的腳步前往位於台南市的新化老街,來體會一下當年的繁盛風華。(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
武德殿是日本人以發揚武士道精神的習武之地,在日治時期較為繁盛的地方大都看的到武德殿的設立。例如桃園大溪老街與台中市等地都有。
712
-
武德殿內部的樣貌。現場有開放參觀,但必須脫鞋以保持木質地板不受損害。
593
-
位於武德殿旁邊的綠地,當年小樹苗已經茁壯成為遮蔽烈陽的綠蔭之地,也是當地人消暑打盹聊天砍大山的絕佳去處。綠地盡頭還可看到兩間傳統中式平房建築,透過牆面彩繪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
297
-
沿著武德殿前和平街續行,不時會看到已經修復完成的日本町家建築。這種建築的特色是架高離地以隔絕濕氣並達到通風的效果;建材部分包括梁柱與屋頂牆面等都是以實木為主,與台灣早期以土磚或是紅磚做為建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305
-
當年在此的日式町屋,通稱為二十宿,但隨著年代久遠與當地都市更新的關係,遺留下來的僅有幾間,而且大都傾頹敗壞,後經重新復舊才得以重現當年風貌。
242
-
其中一間町屋是私人所有,所以遊客看到這間可不要隨意貿然闖進去。門口看看拍拍照就好了。
379
-
圖片左側為金子昌太郎當年居住於新化的屋宅。金子昌太郎對於台灣糖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功勞。
483
-
若是畫面中兩位小姐穿的是和服,就更能凸顯當地的和風味。
183
-
現存的町屋部分外租給廠商進行商品販售,他們也負責町屋的維護工作。
179
-
早年的紅磚踏階保留的還算完整,屋宅整建也符合當年的規範。在炎熱的八月天中,賣冰涼的現做巧克力飲品成為排隊美食。
207
-
竹風鈴隨著微風輕輕地搖曳,十分具有悠閒氛圍。
220
-
拉門上的窗稜沿用當年的榫接工法。閉上眼睛彷彿可以聽到人們進出拉動拉門的嘩啦聲響。
442
-
日式町屋的背景,再加上日式廣告布幔與日文隨處可見,若非知道自己在新化老街,會以為來到了日本下町一帶,十分的懷舊。
444
-
神社的拜鈴現在成為現地的裝飾品。
248
-
宮崎駿卡通的主角也插一腳。
258
-
武德殿旁通往新化老街的公園中的水牛造景,凸顯當地農業為主的生活氛圍。
476
-
約在1920年代,日治時期成立新化郡役所後,日本執政當局進行了當地主要街道市區改正作業,將今日的中正路拓寬為12米馬路。而當地仕紳林茂己則邀請老師傅來此興建當地第一座洋樓,隨後街坊鄰居紛紛起而效之,因此洋樓範圍越來越大,形成了當地繁榮的意向。
264
-
不過隨著歷史推移與道路再拓寬,大部分的洋樓已經拆毀消失,還好有心人發起保護老街運動,經歷多次協商爭取後,老洋房才得以逃過拆除厄運。
387
-
新化老街左右兩側有著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照片中為西側洋樓的經典樣貌,包括巴洛克風格女兒牆,立面為洗石子工法,並有立體盾牌紋飾或花草樣貌裝飾等圖案。
828
-
西側洋樓樣貌之一。
337
-
新化舊稱大目降(或大穆降),早期為平埔族居住地,大目降一名為平埔族語TAVOCAN轉音而來,因此在新化老街可看到使用早期地名大目降的用法。
242
-
若時間允許,不妨鑽入小巷中去體驗有別於大街洋樓繁華之外的傳統建築與生活。
196
-
新化老街現況。
348
-
在共益冰果室旁的糕餅攤,販售著各種美味台式風味的糕餅。
213
-
共益冰果室不大,早期刨冰等營業用的工具物品依舊正常使用中。
452
-
有著超過70年歷史的共益冰果室,是當地人氣最旺,到新化老街一定要報到打卡的美食攤。
495
-
不時可看到當地人或觀光客到此光顧解暑。
208
-
老街雖美,可惜部分店家的招牌把經典的美給遮掩了起來。
533
-
當年的窗戶可不是左右滑動開啟,而是跟門一樣用單邊軸的旋轉式開啟,十分的特別。
189
-
大目降故事館中有當地歷史介紹,值得走一趟。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