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40萬人長新冠 近9成呼吸道症狀「咳嗽最常見」

2022/12/28 09:42
聯合報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45歲的岳小姐從事行政工作,今年5月確診新冠肺炎,確診期間喉嚨痛到食不下嚥、也沒有睡好,且感覺十分焦慮,居家隔離7天下來爆瘦3公斤,隔離結束後返回職場,卻因為久咳影響工作,求助三軍總醫院後新冠肺炎整合門診,除了咳嗽問題獲改善,包括睡眠、焦慮問題也透過整合門診一併獲得治療。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一篇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與其他機構共同研究,分析2020至2021年全球百萬人新冠肺炎感染者資料,發現長新冠患者約有6%,當中有37%屬於呼吸道問題,3.2%是疲倦、疼痛、精神相關問題,2.2%為認知與神精相關問題。台灣本土個案至今超過869.8萬例,推估長新冠患者超過40萬人。
 

 

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今在後新冠肺炎整合門診周年成果記者會致詞。記者許政榆/攝影

 

 

 

三總自110年10月開設整合門診,包括胸腔內科、家醫科、復健科、精神科、營養諮詢、感染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中醫等,今年7月也加入小兒專科。今舉行成果發表會,院長王智弘表示,常見長新冠後遺症,包括呼吸喘、胸痛、關節痛等,還有精神焦慮創傷、潛藏合併症等,三總至今協助1300多位患者進行心肺復健,經過3個月追蹤治療,9成患者獲得改善。
 
胸腔內科分析整合門診517位康復者,男女比約1比2,常見症狀中,呼吸道症狀占89.3%、疲倦69%、情緒或睡眠障礙60.1%、認知功能障礙51.3%。呼吸道症狀中又以「咳嗽」最常見,占6成,進一步分析發現,有持續性咳嗽大於8周的康復者,近一半有過敏體質,經過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合併吸入型類固醇治療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
 
胸腔內科會以「6分鐘行走」測試,在標準距離內評估康復者的運動耐受性,發現有15%的康復者有「運動低血氧」狀況,經檢查發現有肺部纖維化、心血管疾病病、肺栓塞等潛在疾病。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佳鑫表示,低血氧定義包括血氧低於94%、或運動時或運動後血氧降低4%,但民眾很難自行察覺隱性低血氧,建議應在醫院測試,由醫師判讀血氧監測數據,找出低血氧的背後原因。
 
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表示,分析收案117位患者,年齡平均約50歲,有84%的患者氧功能缺損,後續進行心肺復健計畫,有24人定期返回醫院訓練,93人受限工作時間、地理位置較遠等原因,而採居家訓練,兩組對照發現,醫院訓練組最大攝氧量人數進步百分比及進步幅度,均較居家組進步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隨中國新冠疫情蔓延開來,但終究會過去,我想這是一個「最後處理疫情」的時機點,前提是沒有新的變種株出來。在疫情後期,長新冠問題就會慢慢浮現。健保署去年12月起公布新冠康復者整合門駐診醫療計畫,目前全台130家醫院加入,共收案7000多名個案,其中收治最多就是三軍總醫院、台北榮總,讓病人不必奔波,一次看診解決多項問題。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