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都會公園1、2期落差大 惹民怨
2024/02/06 09:10
聯合報記者宋原彰/高雄報導
高雄楠梓、橋頭交界的高雄都會公園占地95公頃,是北高雄重要森林公園與人文據點,一期園區規畫完善、遊客與藝文活動多,但二期園區頻遭地方抱怨綠蔭不足、雜草落葉遍布,認為園區規畫失衡,對居民有差別待遇;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解釋,兩園區地形不同,一期土壤厚度高、適種綠樹,二期規畫以靜態、森林復育為主軸,會加強清掃、整理。
高雄都會公園每日遊客眾多,以青埔溝為分界分一、二期園區,一期1996年啟用,二期於2009年改造垃圾掩埋場後啟用,但從衛星圖上可明顯看出兩園區綠樹、設施密集度差別。
台糖青埔農場改建的一期園區占地35公頃,有網球、棒球、槌球場,還有遊客中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教育館、兒童圖書室等場館,常辦藝文活動、路樹植被充足,但二期園區綠蔭不足、設備老舊,大量落葉堆積。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去年9月成立時,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曾表示,將「持續改善步道系統並活化設施」,但記者走訪二期園區,發現全區樹木稀疏,多處植被枯黃,部分遊具毀損、封鎖多年未拆除。
市議員黃文志說,二期園區早年因人口不稠密,許多細部規畫不完善,近年人口增加,已辦多場說明會討論改造方向,地方建議改建為吸引年輕人的特色公園,並加強健行步道安全、增設自行車道,同時顧及樹木植被與環境保育。
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主任蔡益銘說明,一期屬平地、土壤厚度高,能承重較多建設與綠樹,硬體設備多,就有許多藝文活動。二期下方因存有900萬公噸垃圾,上方僅能有簡易設備,無法有大型建築,園區以靜態、森林復育為主軸。
蔡益銘說,園方會針對重點區域加強清掃,二期受限於地質因素且較晚開發,只能做點狀規畫,植被與建設確實無法如一期完整,場地會租借民間辦健行、校園營隊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