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味濃!大排檔、叉燒、爽都是牛津辭典新字
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編纂的「牛津英語辭典」(OED)收錄新加坡和香港式英文 ,例如「哇」、「爽」和「飲茶」等,現在都被正式認定為可接受的英文詞彙。
最新修訂的牛津英語辭典增加13個來自香港、19個來自新加坡的地方常用字,不少星式地道用語和港式美食名稱榜上有名。
13個港式英文字如下:
和食物相關的有叉燒(char siu)、燒味(sui mei)、奶茶(milk tea)、飲茶(yum cha)、大排檔(dai pai dong)、濕貨街市(wet market,專賣新鮮肉品、漁產和蔬果的東南亞傳統市場)。
另有街坊(kaifong)、利是(lucky money,壓歲錢)、夾心階層(sandwich class)、援交(compensated dating,源自日本的「援助交際」)、收費亭(shroff)和休憩處(sitting-out area)。不過,關係(quanxi)應屬於大陸普通話的翻譯,也被歸類為新增的香港詞彙。
19個星式英語包括:
西洋人(ang moh,發音近似福建話的「紅毛」) 、 受中文教育而不諳英語的人(Chinese helicopter)、 墨魚或指愚蠢笨拙又無知的人(sotong)、破壞王(sabo king),以及造成破壞(sabo可當名詞和動詞)。另外還有哇(wah)。
美食相關的則有叉燒(char siu)、辣椒螃蟹(chilli crab)、 熟食中心(hawker centre),和拉茶(teh tarik)。
另有爽或舒服(shiok)、糊塗或汙跡(blur)、高空擲物砸死人(killer litter)、蹓躂(lepak,可當名詞也可當動詞用),以及建屋發展局或組屋(HDB)。
而亞洲民眾對此反應正反皆有,有些認為這樣有助推展在地特色,也有人認為敗壞正統英語。雖有香港和新加坡人頗為自豪,但有網友回應:「牛津英語辭典不該敗壞典雅英文,星式英文(Singlish)就該留給新加坡,因為那是我們的獨特文化…kanasai(音似閩南語『干那屎』,意即像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