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田成絕景 老農難轉型
林雅惠、張祈、楊漢聲、高錦如、黃力勉/綜合報導
編按:全台數千公頃的菸田,提供改制前的菸酒公賣局,製作各種品牌香菸的菸草,一路傳承,歷經80年,菸草已經不只是經濟作物,也是城鄉的文化地景,一代接一代,今年3月之後,隨著台灣菸酒公司不再收購國產菸葉,此一特有的經濟與文化,將成絕響。
菸農忙搶收最後一期菸草,台灣菸酒公司今年3月開始,不再與菸農契作收購(余信賢攝)
台灣菸酒公司今年3月開始,不再契作收購,菸葉產業沒落,菸農轉型何去何從?高雄美濃推動農民轉作各種蔬菜,讓原本只種植菸葉的單一田區,變得更多樣化,其中,白玉蘿蔔季的拔蘿蔔活動,還一炮而紅;花蓮、嘉義菸農則可選擇轉作機具設備補助、或領取每公頃60萬元離菸輔導金轉作;台東菸田大多屬於旱地,轉作的農作物是以短期蔬菜為主。
旱地轉作短期蔬菜
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菸葉面積從過去2000公頃,到今年,剩下100多公頃,農會近10年來,就不斷輔助農民轉型種植長、短期作物蔬果,開創不同的農業新風貌,尤其鼓勵活化,試推種植白玉蘿蔔,後來辦理股東拔蘿蔔活動,逐年推廣建立知名度,美濃白玉蘿蔔季活動一炮而紅。
鍾清輝說,公賣制度廢除後,許多農民想辦法轉型種植其他作物,美濃農會協助農民轉型種植香蕉、木瓜、橙蜜香番茄、敏豆、檸檬、芭樂、野蓮、大黃瓜、紅豆等,將菸葉消失的危機化為新生契機,也讓美濃原本只種植菸葉的單一田區,變得更多樣化。
花蓮縣玉里鎮大禹里里長、菸農張添富表示,台灣菸酒公司為了減少成本,2012年起陸續以3%至5%,減少台灣菸葉的收購量,甚至近來通知菸農取消契作,如今更傳出在這季後就不繼續收購。花蓮菸葉協進會理事長呂三郎表示,多數菸農已經年邁,他們終生奉獻菸業,要他們轉作其他行業或作物,其實相當困難。
設備補助改種溫室
嘉義縣中埔鄉農會總幹事李碧雲表示,如農民有需求,將予以輔導轉作其他作物,若農民選擇轉作機具設備補助,可朝溫室設施轉作,也能降低自然災害損失,對農民相當適合。
台東的田間,幾乎已經看不到菸田的蹤影,鹿野鄉瑞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曾瑞惠表示,早期種植菸葉主要是以旱田為主,但種植菸葉需要大量人力,收成、烘乾等作業繁複,在農村人口老化後,就無法負荷,菸田就愈來愈少,而菸田大多屬於旱地,轉作作物都以短期蔬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