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4座焚化爐高齡化 環保署:113年前改善17座

2020/11/17 09:15
聯合報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肩負全台一般廢棄物處理重擔的24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平均營運期已達20年,外界質疑設備老化及效能降低,環保署今天表示,透過良好操作及定期維護,要將設備妥善率維持在97%,讓焚化爐沒有營運年限問題,並且在113年以前將17座陸續完成或投入整理改善,並提早符合未來最新汙染防治法規標準。
 
目前全台24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平均營運期已達20年,且由於垃圾成分改變造成熱值提高,環保署將總處理量下修約為680萬噸,外界質疑是否有設備老化及效能降低等問題。環保署表示,已提出焚化爐升級整備計畫,113年以前將有17座陸續完成或投入整理改善,這些老焚化爐不但處理能力不變,更能提早符合未來最新汙染防治法規標準。
 
目前全台24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平均營運期已達20年。圖為高雄岡山焚化廠。記者吳姿賢/攝影
 
環保署解釋,原本設計處理能力的估算即為「總處理量×熱值」,過去全台大型焚化爐所設計的處理量為每公斤2047仟卡,由於回收減塑政策有成,目前廢棄物的質改變,熱值提升為每公斤2300至2500仟卡,因此將焚化量從原設計的1噸下修約0.89噸,但處理效能仍維持不變。
 
針對外界關注廚餘進入焚化爐處理排擠廢棄物處理,要求積極處理廚餘、推動多元處理技術,環保署指出,「1噸廚餘並不等於1噸垃圾」,家戶送交垃圾車的廚餘原始含水量約高達85%至90%,經垃圾車壓縮、再經焚化爐貯坑兩周分解腐質的過程而脫水至40至50%,最終重量僅存35%。處理後的廚餘熱值約為每公斤750仟卡,因此進場前的1公噸廚餘,最終約僅抵換0.1噸垃圾。
 
全台焚化爐以機械式爐床為主,焚化熱能將高壓蒸氣帶動渦輪旋轉,產生電能並售予電力公司,達到資源回收目的。環保署表示,目前採用的「混燒」處理方式具有較高操作彈性,因操作維護技術精進與設備整修等改善措施,108年全台焚化爐處理國內廢棄物約650萬噸,運轉總發電量34.59億度,平均每燒一噸垃圾產生530度電,發電量及效率均達到歷史新高。
 
環保署表示,希望各縣市應該積極完成自主處理設施,焚化廠肩負妥善處理國內一般廢棄物使命多年,但老驥伏櫪,欲創造新使命,除確保家戶垃圾不流落街頭,營運仍力求最新管理、創新技術及更佳績效,未來更將致力於維持焚化廠原設計效能,在效能不變的條件下,同時以更嚴格的汙染防制標準自我要求。期許焚化廠推動升級整備工程後可提升焚化廠設備妥善率、增加處理量能,同時朝向高效發電、污染減量、節能減碳及環境綠美化的目標,持續向新里程邁進。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