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樹木墳場」!中市樹木銀行給路樹一個家

2012/08/22 17:25

 

記者諸葛志一/台中報導
 
過去台中市政府曾因疏於照顧移植後的路樹被批評為「樹木墳場」,市府建設局22日表示,實際上市府從98年開始建設中市第一家樹木銀行,位在南屯區中台路與溫泉路交叉口,靠近復興電台與台中戒治所,面積近5公頃,可容納1,300棵樹,共斥資2,500萬,另外還將建造三層樓的活動中心,建築物部分約需1,640萬元,目前展示館正在建造中,預計明年3月底正式對外開放,希望給移植的路樹一個溫暖的家。
 
 
樹木銀行可容納1,300棵樹,其中300棵為永久種植供水土保持之用,另外闢設兩區假植區,各可容納500棵樹,假植區的樹木是從其他地方移植過來暫時存放,等找到更好的種植地點或有其他地區需要種植樹木時再將樹木移過去。
 
建設局副局長吳世瑋說,如果路樹有影響公共安全的狀況,才需要移植,例如樹根讓輪椅無法通行;或樹根成長到破壞人行道鋪面等,屬於公費移植的部分;另外民眾也可申請自費移植,例如公家樹木長到私家庭院,若受到影響的範圍達到五分之二,民眾可提出自費移植申請。費用方面,民眾需繳交保證金及移植工程費,建設局會在移植前後拍照存證,若樹木在移植後一年生存良好就會退還保證金。
 
至於樹木會不會在移植過程中死亡?吳副局長說,建設局委託承包商進行樹木移植都有一年的保固期,若樹木在一年內死亡,可依據合約要求廠商賠償相同樹齡與樹徑的樹。景觀工程科長梁維仁也說,樹木移植的存活率和樹種、移植的季節有很大關係,大部分的樹都最好選在11月至隔年3月這段時間移植存活率較高。
 
吳副局長說,建造樹木銀行的2,500萬元和活動中心的1,640萬元經費都來自一家不願具名的慈善基金會,該慈善基金會從97年開始捐贈兩億元希望市府推動四項計畫,其中一項便是樹木銀行。因此從98年開始,建設局選在土地較寬廣的南屯區打造樹木銀行,希望以「公園」的方式保護這些遭移植的樹,目前展示館正在建造中,預計明年3月底正式對外開放,希望為移植的路樹找到永久的家。